▲艺人Yamy称遭经纪公司老板言语羞辱。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从昨天起,“Yamy公司录音事件”刷屏网络。这也将“职场PUA”一词推上了热搜。今天11时,徐明朝再发微博长文作出回应,标题为《我道歉!我就是那个职场PUA的中年男老板!》。文中,徐明朝为自己的情绪失控和责骂向曾经的同事以及其他艺人表达歉意,但强调“不包括Yamy”。
▲微博截图(部分)。
事情原委是,7月21日,前火箭少女101队长Yamy(郭颖)公开经纪公司会议的录音,老板徐明朝当着员工面说她“很丑,不时尚,唱歌难听,原来只是一个伴舞而已”,在发出解约函后还被老板以“作死”威胁。包括同为火箭少女101成员的杨超越、张紫宁、赖美云等艺人,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Yamy。
而徐明朝在21日晚间发布微博长文喊话Yamy:“如果你的目的只是为了解约,实在没必要搞得这么惊天动地”“解约问题交给法律解决”。
艺人与经纪公司的纠纷屡见不鲜,闹得一地鸡毛的比比皆是,但这次事件之所以能“出圈”,激起巨大的舆论涟漪,最关键的,还是老板当众羞辱员工“长得丑”逾越了公众心中的分寸与底线,所以网民们把娱乐圈场景代入到了职场语境中,共情心、同理心加上对容貌羞辱的反感,也反向增加了舆论对涉事艺人Yamy的同情。
▲微博截图
在这事上,站队先行显然该让位于讲道理:身为老板的徐明朝能否对作为员工的Yamy进行批评,是一个问题;能怎么批评,又是另一个问题。当下舆论场上的部分争论,某种程度上就是将两个问题混在一块,最终产生了“鸡同鸭辩”的效果。
回到事件上,在那段音频当中,徐明朝不仅攻击Yamy长得丑,还认为她没有自知之明,说自己是“喊破皇帝新衣的孩子”,让员工都认可他的看法,否则就会“导致艺人自我认知产生偏差和数据一路走低”。
很明显,这是一套KPI话术和规训话语,徐明朝或许最看重的还是“数据”,是艺人给自己挣钱的能力。他希望艺人认知“不出偏差”,其实就是强调艺人要成为他所希望的样子(那样就会更有市场),要求其“绝对服从”。
舆论的“一边倒”,已说明这样一套话术让很多人都深有痛感。不少人从明星制造工业的角度对其质疑:真正大放异彩的艺人,一定是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而不是裁剪成某种固定形状,用人设把她们套住。在颜值崇拜、人造美女盛行的娱乐圈,Yamy那张独立而不迎合的脸庞其实殊为难得。
▲图/Yamy微博
更多人则是结合切身体验,将磨掉员工棱角而非用人之长跟“病梅说”结合起来。
这些可能涉及理念之别:有人用流水线思维看待艺人管理,也有人认为对艺人最好的管理是顺应其个性化因势利导。但从录音曝出的“管(xiu)理(ru)”方式来讲,徐明朝的表达显然逾越了某些分寸——他在内部会议上批评一个艺人“能力不足”,或许没有问题,哪怕被批评的人可能会感觉不适,但对艺人的外貌进行羞辱,就明显越界了。
尽管艺人的表现和外貌有关系,但外貌却并不是公司的财产,它仍然属于“个人财富”或权利。老板当众攻击员工长相,不只是表达上不得体,更体现了那种无视员工尊严的“权力感”。
如今徐明朝承认自己就是那个“职场PUA的男老板”, 但这话显然是带着情绪的。抛开这个已经有些被滥用的概念,上司对下属不当的控制与“塑造”的确值得被讨论。
在眼下的“叫阵”与“对垒”中,Yamy发出了强音“我是什么不重要。我最重要。”她要对抗的,就是徐明朝对她进行的强制塑造,希望她成为的那个人。从Yamy的自述可以看出,身份认同问题给她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也让她曾陷入心理危机。
她的遭遇,也击中了很多职场一族的痛点:当容貌羞辱等方式跟管理管教结合在一起时,这制造的痛感是强烈的,也必定会对上司下属关系产生影响。
这还涉及企业管理方式能否嵌入现代理念与权利思维的问题:过去日本的大企业,曾流行一种家长式上司,甚至还要为员工介绍对象。但是那样的企业,大多都是终身雇佣制,老板在干预员工的同时也要承担很多责任。
如今大多数公司都是合同制,对职场上的主管们来说,如何守住自己的边界,就成为一个课题。对徐明朝们来说,即便是旗下艺人,也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控制欲过度膨胀,进而培养出一批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完美艺人”,对公司来说也并不是好事。
本质上,网民们力挺Yamy,也是在努力保持一块不被职场欺凌侵入的“自留地”——这块自留地上,不只有不甘于被修剪的个性,也有基本尊严。
如今,社会上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获得些许成绩时,他仿佛也同时掌握了其他权力,他不仅有权定义你工作的优劣,也有权定义你的美丑、善恶、时尚与否、生活是否幸福——因为他们是成功者。他们傲慢地否定下属,不过只是为了要彰显自己的成功和权力。而这样的职场环境,很可能让人望而却步。
□张丰(专栏作家)
编辑 孟然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