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近段时间,个别地方被曝有“炒猪团”非法牟利,引发农业农村部和舆论关注。而就在此时,一则“猪场怕无人机投放猪瘟病毒设干扰器,致航班信号丢失”的新闻,也受到热议。

据新京报报道,11月3日,黑龙江无线电监管部门在一家养猪场没收了无人机干扰设备,原因是该设备影响到了周边民航客机的飞行安全。

12月19日,该养猪场回应称,此前的确在厂区上空发现了无人机,架设干扰设备是担心有人通过无人机投放非洲猪瘟病毒,“我们也是听说的,如果真有投放的,那就比较危险”。肇州县畜牧局回应称,暂未接到有人通过无人机向猪场投放病毒的情况。

涉事养猪场架设干扰设备,导致“哈尔滨机场多架航班在某县附近频繁发生航空器GPS信号丢失,部分航班出现ADS-B系统故障”,这般影响航班飞行安全的后果不可谓不严重。

目前该公司因此事已经受到了行政处罚,也在法律框架内顺利给此事画上了句号。但该养猪场自述的动机——防“炒猪团”通过无人机投毒,又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用无人机投猪瘟病毒”只是传言

“使用无人机投放非洲猪瘟病毒”,给此次高调出圈的“炒猪团”附加了不少“黑科技”的意味。

从理论层面看,“使用无人机投放非洲猪瘟病毒”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按照猪瘟的传染途径来说,只要接触了含有猪瘟病毒的猪的组织、肉、骨骼、排泄物,生猪就可能被传染;而在人的操控下,无人机也确有抛投的功能,能投掷含有猪瘟病毒的少许肉、骨骼。

但从公开报道来看,目前并没有任何实际资料能证实此类行为的存在。就此而言,当地畜牧兽医局也否认存在“无人机投毒”情况。

虽然涉事养猪场对有高科技赋能的“炒猪团”颇为忌惮,甚至不惜违法架设干扰设备,但这可能是被流言冲击下的过度小心。

据《半月谈》报道,所谓“炒猪团”就是一些不法商人,通过散播疫情谣言等手段,低价收购生猪,借此牟取暴利。在此过程中,他们甚至通过向养殖场、养殖户的猪群边丢弃死猪,投放带非洲猪瘟病毒的饵料等手段,来制造、散布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消息,从而趁机大幅压低价格买猪,然后高价倒卖获利。

为了打击“炒猪”行为,保障生猪养殖业生产安全,国家相关部门曾印发《关于打击和防范“炒猪”行为 保障生猪养殖业生产安全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加强联防联控,严厉打击“炒猪”行为。

回到此事上,利用无人机投毒的确属于尚待证实的传言,但不排除有人利用非洲猪瘟来散发流言,制造恐慌,趁机压低当地的猪价。

对此,社会各方应科学应对,提高对谣言的甄别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无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若是那样,没准就真的入别有用心者的圈套了。

应对“炒猪团”的套路需多措并举

养猪场和养殖户不必成惊弓之鸟,而监管层面也该用对“炒猪团”的严厉打击,来消除他们的顾虑。

“炒猪团”的蠢和坏,就体现在以涉嫌违法的手段制造恐慌或局域动荡,借机牟利。这的确可能得逞,但不会“一直得逞一直爽”。

猪是国人动物类食品的首选,中国的肉猪养殖也是全球最多,且中国幅员辽阔,养猪业遍布全国各地。即便某个地方因“炒猪团”恶意投毒扩大疫情,造成能繁母猪、生猪出栏量下滑,在“全国一盘棋”的布局下,也很快会有其他地方养殖的猪调配到肉猪短缺的地方。如云南、贵州和新疆等地猪源及生猪养殖良好,就可向两广和华中地区调配。

而且国家还有冷冻贮藏猪肉和进口猪肉投入并稳定市场。中国商务部就披露,为保障节日期间猪肉市场供应,从12月中旬开始,陆续安排4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炒猪团”想发“猪难财”,很可能被猪肉调控对冲,并付出法律代价。

当下,非洲猪瘟依旧是个世界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也在组织各国科学家攻关加以阻遏和防控。假以时日,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成功并上市,“炒猪团”可能利用非洲猪瘟病毒的伺机炒作,也会成无源之水。

而就眼下看,管理部门还是应联手出重拳,对“炒猪团”露头即打,绝不轻纵。而包括养殖户在内的各方也提升科学素养,信科学而不轻信传言,别被“炒猪团”割了韭菜、占了便宜。

□张田勘(专栏作者)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