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质疑乡村教育风波落幕 州委:系实情 不应施压。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在公号上发了篇题为《一群正被毁掉的乡村孩子》的文章,但当晚被删除,发文的女教师后来还被“连夜召见”,惶恐不已……这两天,湘西女教师李田田发文质疑频繁迎检遭“深夜约谈”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新京报报道,涉事的永顺县教体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称,目前已有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此事,正在调查中。

在此事已发酵成公共舆情事件,个中仍有些疑点待消、核心关切问题指向了教育领域形式主义的情况下,用缜密调查查清来龙去脉,回应舆论关切,的确很有必要。而缜密调查的题中之义是,调查得客观公允,能被人信服、经得起质疑,切忌“自己调查自己”。

考虑到当地县教育部门也是这起事件的当事方,由县教体局来调查跟“避嫌要求”不合,这也会抬高取信于公众的成本。更“适格”的调查主体,或许是上级主管部门或督导、纪检单位。

梳理此事由头与经过后,舆论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两点:一,涉事女教师在雨夜近23点被要求马上进城,这合适吗?二,她文章里提到的学校师资匮乏,却疲于频繁迎检耽搁课程的情况,究竟属实与否?而这两点都跟当地县教育部门有关联,若都确凿无疑,也能折射出某些作风层面的乱象、病灶。

拿“深夜约谈”情节来说,这很容易授人以借机打击震慑、打压正当批评的话柄。虽然县教体局局长否认是约谈,说是“她亲姑爷关心”,可其同在县教育部门的亲姑爷肖股长说法是,上面领导要求次日早晨就汇报。再加上那通电话里称李田田“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失”,领导亲戚次日(16日)凌晨零点左右闯门,要求她签字承认“目光片面与言辞过激”等诸多情节,这很难让人相信,就纯粹是关心。

▲李田田的微信朋友圈截图,目前该信息已被删除。

事实上,大半夜的,要求女生冒雨乘车1个多钟头进城“汇报”,本就易触发其内心的不安全感。就算不谈此举动机,这也难言“合情”:了解情况,就不能通过成立工作组直接进驻调查或暗访等形式?就算要找发文女教师了解内情,有必要非得半夜让人家进城汇报吗?再虑及当地教育干部施压等因素,这里面若有打压正常监督、讳疾忌医之嫌,恐怕更难言“合理”。

无论如何,该事件即便不存在“不解决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情况,也存在处理方式欠妥的问题。对此涉事部门该给出更合理自恰的交代。

就“频繁迎检”指控看,涉事女教师说的是不是事实,其实并不难查明,像上面频繁去检查、给本就人手不足的乡村老师分摊扶贫任务等是否存在,也有迹可查。通常而言,作为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方面对这番情况不会不清楚,有时候前去考评或陪同检查的,正是县教体部门人员。

女教师李田田说到,因频繁迎检,所在小学都到了停课、耽误课程的程度。这若属实,那说明当地给教师减负等工作远没做到位:要知道,就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已明确强调,要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

非但如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今年2月份也表示,2019年,将清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无关活动,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今年8月,教育部在对人大代表“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建议作出答复时也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制度性文件,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创设清静的教书育人环境。在此背景下,李田田对频繁迎检的吐槽,显然值得查究,若是真的,这也是个可堪解剖的麻雀。

不论是“深夜约谈”还是“频繁迎检”,如果都得以确证,那折射出了基层教育工作中的不少作风问题。在此也希望,当地展开提级调查,对此事可能涉及的疑点逐个销账、病象逐个消除,也延伸既有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的触角,对可能存在的作风问题清零销号,还学校和教师更清静的育人环境。

□佘宗明(媒体人)

编辑 陈静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