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文无关。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3月31日,土耳其举行了新一届全国地方选举,包括执政的正发党(AKP)在内的土耳其各政党均全力投入了此次地方选举,各方重视程度甚至不亚于2017年的修宪公投和2018年的总统大选。
土耳其地方选举是对埃尔多安的“信任公投”
土耳其国内外舆论在选举之前普遍认为,这是一场至关重要的选举,将对土耳其国内政治形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此次地方选举是土耳其从去年总统大选直至2023年总统大选前的唯一一次全国性选举。土耳其地方选举每五年举行一次,通过选民直选产生全国81个省市和县、区、镇的行政首长以及省市议员等,决定着未来五年的地方执政格局。
其次,在后总统制时代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大权独揽,议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制衡总统和行政权力的功能。具有相当自治权利的地方政府,就成为能够对失衡的中央权力进行牵制的重要舞台,也成为反对派凝聚力量和发挥影响力的主要平台之一。
最后,此次选举被外界广泛解读,被认为是对改行总统制以来埃尔多安执政成绩和民意支持度的一次全面考核,甚至被称为对埃尔多安的“信任公投”。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执政党与反对党才会全力投入此次地方选举的争夺,并由于内外形势和选前民调的微妙变化,而使此次选举异常激烈。
▲资料图。图文无关。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正发党失去土耳其首都和最大城市控制权
土耳其共有12个政党参与此次角逐,其中执政的正发党与民族行动党结成“人民联盟”,最大的反对党共和人民党与好党结成“国家联盟”。各政党很早就开始了竞选组织与宣传活动,推出重量级候选人投入关键省市的竞选,正发党是由辞去议长职务的前总理耶尔德勒姆竞选伊斯坦布尔市长。
总统埃尔多安在选前的一次竞选集会上表示,“这不仅仅是地方行政人员的选举,已经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存问题。”面对严峻的选情,埃尔多安轮番祭出惯用的民族主义和宗教话语,指责外国势力干涉内政,借助新西兰枪击案凶手的“反伊斯兰”动机进行拉票,以刺激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与去年里拉危机时的表态类似,埃尔多安也将此次选举之前的里拉波动归咎于西方国家的干预阴谋。选举之前,土耳其政府竭力维持物价和汇率稳定,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的地方当局甚至设立了出售低价蔬菜、饮食的商店,以换回饱受通货膨胀困扰的民心。
但这些举措似乎在此次选举中并未能发挥多大作用,民众最为关心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攀升等问题,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当然,选情也受到土耳其国内民意分裂、政党之间分化组合的重大影响。
目前选举结果已经基本揭晓,在全国81个主要城市中,正发党赢得39个,相对于2014年的53个大幅下降,并且失去了对首都安卡拉和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控制权。
主要反对党共和人民党赢得21个,与上届的14个相比明显上升,而且囊括了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安塔利亚、梅尔辛等主要城市。此外,排名第三的民族行动党赢得了11个;亲库尔德的人民民主党赢得8个,主要集中于东南部库尔德人聚居区。
正发党遭重创,但土耳其政治格局未根本改变
从此次地方选举可以看出的是,土耳其国内政党力量对比的天平发生了一定变化。正发党遭遇了重大挫败,特别是失去了执掌多年的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等关键城市的控制权,与自身目标差距较大,不可避免对其士气形成打击。而反对党共和人民党的地位明显上升,甚至获得了超出其全国民众支持率的影响力。
这表明土耳其民众对国家发展现状的不满正在上升,正发党的执政基础遭到不小的侵蚀,也势必将从执政能力、行政效率和民意支持等多方面对正发党政府形成掣肘。
其次,此次地方选举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土耳其国内的政治格局。
正发党的全国得票率依然大幅领先于对手,为44.31%,与其结盟的民族行动党为7.31%,二者合计超过50%;而共和人民党的得票率为30.11%,与其结盟的好党为7.45%。
正发党赢得的省市长职位依然最多,加上民族行动赢得的11个,合计达到50个;在全国县区一级的973个行政首长职位中,正发党赢得537个,共和人民党只赢得190个,差距更为明显。这表明正发党依然拥有更高的全国民意支持率。
而且,国内民意分裂和区域对峙格局并没有根本变化。共和人民党获胜的省市依然集中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以及安卡拉周边五个省市;安纳托利亚中心地区依然在正发党以及民族行动党的控制之下。
此外,此次地方选举未影响到中央政府层面的权力格局,国家大权牢牢掌握在埃尔多安和正发党手中。
从外部影响来看,此次选举结果或许将对土耳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造成潜在影响。
一方面,这打破了西方舆论对土耳其或将走向独裁统治的过度担忧,也让西方国家对未来土耳其国内政治的发展走向产生新的期待。
另一方面,考虑到之前针对西方的激烈言辞,以及选后为稳固权力地位的需要,依然大权在握的埃尔多安可能会进一步对西方展示强硬姿态。短期内这反而会使二者关系陷入新的低谷,矛盾重重的土耳其与西方关系依然会在波折中前行。
□邹志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 李冰冰 校对 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