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舆论介入,官方跟进,这本身体现的,就是反腐机制在接纳社会舆论方面的开放性。
处在风口之上的“严书记”被查了。据四川省纪委监委消息,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有关“严书记”的舆情,从5月11日起陆续发酵:先是网传的群聊截图显示,有老师误把对某学生的吐槽发到家长群,群内署名为“严某某妈妈”的女士威胁,“给我解释你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因为传出老师被开除,人们戏称“‘严书记’老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针对“严书记”的搭车式起底曝光也就此展开。
“严书记”很快被指为严春风,如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倒也符合舆情发酵之初公众的预期。
个别官员的不遵纪守法,很可能还会将“有权就可以任性”的心态辐射到身边人。“严夫人”举止曝光后,网友秉持这种粗放的逻辑发动舆论攻势。目前来看,仿佛是命中了靶心。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严春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具体情节,这也有待当地有关方面的详细披露,但若他涉腐属实,那这无疑是社会舆论驱动反腐的典型样本。
风波发酵之初,人们的矛头就直指当事人玩特权。所以,幼儿园“没有开除老师”的声明,并没有澄清疑虑,舆论焦点一步步从身边人“严夫人”向“严书记”转移。随着所谓“女儿被名校内定录取”等细节的爆出,彻查的诉求进一步强化。网上流传的声明显示,风波中的当事人“严书记”对此做了回应,“离婚五年,对此事并不知情”。
5月14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坐实“严书记”就是严春风。与此同时,人们发现,严春风所在的小区最便宜的房子600多万一套。另据媒体报道,网友扒出,至少有疑似四家公司由“严夫人”李某明面上持股。坊间挖掘的这些蛛丝马迹,跟“严书记”的被查之间,似乎也构成了顺承逻辑。
“严书记”所涉的问题仍待查究,但跳出这起个案看,舆论和官方围绕反腐的良性互动格局,显然值得探究:这些年来,不少腐败案件的浮出水面,都得益于网友的曝光,而这也激起有关方面的积极呼应,最终用缜密调查还原了事实,也让很多腐败官员被收进制度反腐的笼子中。
本质上,反腐也需要充分吸纳社会监督,以此作为系统内监督机制的补充。在“网曝”曝出些许线索后,作为职能部门,在后续跟进处理中按图索骥一查到底,实现官方与社会舆论的良性互动,也更容易掌握反腐的主动权。无论是此前的“表哥”杨达才事件,还是前不久的扬州国资委原主任黄道龙因被儿子前女友举报被查事件,都印证了这点。
当然,当下公共空间泥沙俱下,很多“网曝”未必就靠谱或确切,有些舆情也“盖歪了楼”。有关监督部门需要做的,就是高度重视、及时回应,用调查廓清是非,用真相解开公众疑窦。
在“严书记”事件中,我们欣慰地看到,当地有关部门在“‘严书记’是谁”的第一波舆情出现时,就已闻声而动、积极介入。这跟那种用冷处理来应对舆情,试图等下个热点出现转移焦点的“操作”截然不同。这让该事件避免了在捕风捉影的传言和甚嚣尘上的猜测中无疾而终,而是变得结局可期。
舆论介入,官方跟进,这体现的,就是反腐机制在接纳社会舆论上的开放性。很多倒在“网曝”下的腐败官员,其实也是倒在这种基于反腐共识的良性互动下。毫无疑问,这类社会舆论和官方相向而行、合力反腐的格局,对“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也会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