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有关方面须尽快建“毒地”数据库,每块毒地的位置、治理方案、环境监测数据,应全面公开,不能让民众身处毒地而不知。

  央视日前曝光的“毒地致近500学生身体异常”事件,让舆论为之震惊。据常州官方最新回应,去年底学校周边“毒地”土壤修复曾散发异味,今年2月15日,修复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结论是,空气质量监测完全达标;3月下旬,学校、家长分别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校区室内空气、土壤、地下水检测,显示均符合国家标准。这与央视调查的数据“污染地块部分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等相矛盾。回应中回避了学校建设环评程序违法,以及数百名学生身体异常等关键问题。

  毋庸置疑,常州“毒地事件”仍有待深入调查。据悉,国家环保部、江苏省政府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赴现场调查,期待其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权威结论。

  跳出个案,此次常州出现的生产、贮存、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的“毒地”,绝非孤例。10多年来,伴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和快速城市化,许多占据城市优越位置的污染企业,纷纷通过关闭、易地、搬迁改造,退出原地块。因这些工厂要么是老国企,存在职工安置等棘手问题,要么是地方纳税大户,故在搬迁后的“余毒”处理上,有些地方政府往往能迁就就迁就。在此背景下,大量“毒地”潜伏了下来。

  最近几年,媒体曾多次报道过“毒地”上违规建设的新闻,如武汉、广州等地曾出现“毒地”上建经济适用房现象。这类问题曝光都有很大的偶然性,以常州为例,若非大批学生的遭遇引起公众愤慨,恐怕那颗生态炸弹还会继续埋在那里,对周边环境和民众健康造成日复一日的戕害。

  据财新此前报道,有业内专家指出,全国不同性质的污染场地应以万计,仅是农药厂污染的场地就占据相当高比例,但处理和正在处理的屈指可数。而全国到底有多少块毒地,具体治理情况如何,至今也没有权威数据。

  有的地方的“毒地”被外界关注后,对外宣称已完成对“毒地”的修复治理。但其修复治理到底效果如何,恐怕得打个问号。南方周末曾报道,一位土壤修复工程师质疑:你相信一个20年的老化工厂,调查结果是只有50平米污染土壤吗?你相信一个生产十几种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场地里没发现BTEX(苯系物)吗?你相信现场五颜六色,结果只有两种重金属超标吗?

  “毒地”修复确实并不容易:按一亩“毒地”100万至200万的修复成本算,修复上百亩的毒地或许得上亿,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法筹到这么多钱。更不要说,有些污染严重的“毒地”修复往往需要5到10年,甚至二三十年。长期、高昂的投入,成了挡在“毒地”修复面前的拦路虎。

  所以,“毒地”的治理关键在于两点:第一,国家层面必须尽快展开“毒地”的调查统计,每块毒地的位置、治理方案、环境监测数据,都应全面向社会公开,不能让民众身处毒地而不知;第二,必须解决“毒地”修复治理的资金来源,面对高昂的修复成本,靠相关工厂、政府或开发商都不现实,不妨借鉴国外经验,在国家征收化工原料税收中专门拿出一块,再加上一部分环保罚金等,建立“毒地”修复的专项基金。

  “毒地”修复治理难,但再大的难度也必须克服,毕竟,捍卫环境安全和公众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常州“毒地事件”已暴露出毒地实存风险,这理应成为毒地治理加速的“集结号”,以避免悲剧重演。

  □于平(环境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