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里的一个“光屁股小孩”在网上意外走红。
这个生动有趣的镜头,拍摄于李克强副总理到内蒙古看望棚户区居民的过程中。当时,李克强来到一户棚户区居民家中,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这户人家的大人与李克强交谈时,后面炕上光屁股睡觉的小孩从被窝里钻出来,先是躲进炕头的衣柜里,随后又爬出柜子钻进被窝。这个可爱的瞬间恰巧被记者的镜头捕捉,并被展现出来。
表面上看,这一生动镜头的出现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纯属意外。但深究一下,在偶然细节的背后,有一些水到渠成的逻辑。
近来,中央大力倡导转作风,在走基层方面,当然也要确保“听真话、摸实情”。李克强这次基层走访,可以说是又一次生动的垂范。从央视后来在网上公布的“未播出版本”,更可以感受到李克强这次完全是“随机走访”,无论是户主的言谈举止,还是这个光屁股孩子的“露底秀”,可见并非事先安排。一个画面,展现了基层民众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
到基层走访,就是要走进真实的环境,那里可能有不太美味的饭菜,有不太干净的床铺,有淘气顽皮的小孩……但民众的困难和期盼,就蕴藏在这些细节中;如果删除所有看似不“美观”的元素,把民众像道具一样安放在官员身边,走基层还有多少价值?
直面真实、善于倾听,才有改变的希望,这是民众的期待,也是各级官员走访的价值所在。对于官员下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曾有提醒:“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自选动作”对官员来说,做起来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有没有这个意愿。
不容否认的是,在现实中,一些官员去基层走访时,经常会事先“打点”好一切。去哪里、看什么、说什么,下面都会进行周密的安排,即便偶尔出现“意外”,也要想尽办法让相关媒体“修剪”干净,保证传达出来的文字、画面没有“瑕疵”。这种“精心导演”官员下基层的现象,有的是基层主动为之,有的是上级官员授意,但通常上下都有“默契”。
鉴于此,《新闻联播》播出的“光屁股小孩”画面,才如此引起关注和好评。这个意外的画面,不但没有给新闻减分,反而给新闻加分,成就了新闻的真实和精彩,更加突显了政治沟通的诚意和善意。希望看见更多类似的“光屁股小孩抢镜”,这需要各级官员在走访时真正转变作风,当然也需要媒体以更求真、开放的态度面对“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