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院士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被拍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他黑衣蓄胡、光脚穿布鞋,被网友称为“仙风道骨”。 网络供图
(本文首发自新京报官方微信,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新京报”,或添加微信号:bjnews_xjb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电话接通的一刻,我似乎感觉时空有些错乱,无论如何也无法从李小文的声音中,找到他在照片里相似的镜像。
我承认,李小文的谈吐让我多少有些惊讶,尽管在打电话之前我就知道,他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遥感领域泰斗级的大师。
21日,网络世界里,李小文光脚穿着布鞋,在中国科学院讲座的照片被疯传。人们惊讶这位不修边幅的老人,就是国际遥感基础研究“李-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
于是不少人称赞,他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低调而有内涵,是科学界的良心。和很多旁观者一样,我也好奇照片背后的李小文,究竟是什么样子。
希望“以文会友”的“小文”
“我是小文。”
22日晚上,接通电话后的李小文如此回应,听完我的介绍,他一连说了两个“你好”。
尽管语气客气而低调,但通过话筒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这个老人身上强大的气场和自信,让人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照片里的人联系在一起。
李小文婉拒采访的理由并不像“不想”、“没时间”那般生硬。他说“不值得”:接受采访,就像无形间进了“金钟罩”,出不来了。末了,和我商量以后还有很多接触的机会。
第二天,当我从北师大地遥学院离开,给他打了第二个电话时,他颇有些意外。
李小文已经很少去学院了,禁不住记者的纠缠,他犹豫了一下说:“要不你把要问的问题发到我邮箱吧。”
李小文的英语很棒,即使拼的只是邮箱地址,也能让人感觉到他口语的纯熟。
我立刻记下了邮箱地址。生怕听错一个字母,我还请他用短信发过来,不到两分钟,李小文回了过来。
24日,我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又去了北师大地遥学院,李小文依然不在。采访了几个他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后,我又去中科院遥感所碰运气,依旧铁将军把门。
当晚,我给李小文发短信说,先后去了两所学校和科研单位寻他,就是想见上一面。夜里12点,李小文在回复我的邮件里说,记者这么寻他,让他很不好意思,“但真的觉得该冷一冷了”。然后和我商量,能不能以文会友,学学文章该怎么写才算合格。
穿布鞋的“老邪”与大师
4月2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李小文的秘书黄女士听明我的来意,有些不理解,“李院士平时也是这样,为什么都这么关注他呢?”
接受采访的学生,证实了黄女士的反应并非敷衍。
在学生王易的印象里,每次见到李小文,脚上都是一双布鞋,甚至裤腿也会挽起来,“这是他的标配,和网上流传的照片一模一样”。
李小文只是在陌生人的世界里走红,在他真实的朋友圈里,“小伙伴们”很平静。
在他所带的研究生QQ群里,没有人因为这件事一惊一乍,群里没有人讨论李小文的衣着。偶尔蹦出的话题,也是和遥感有关。
只有在李小文的博客里,熟悉他的朋友会打趣“袜子去哪了”,但随后又会傲娇地说,那些人怎么可能知道,穿布鞋的“老邪”,是遥感界的大师。
“老邪”是李小文在博客里给自己起的绰号。博客里,他特意回避关于自己走红的话题,专门挑选网友提出的遥感知识问题回复作答。
在李小文身边的人眼里,不论李小文穿不穿布鞋,他都是大师。
一名男生听完记者来采访的原因,用最通俗的话题来介绍李小文的研究:“他的研究,实现了通过遥感预估粮食产量。”
他希望,这种通俗的介绍,能让外行明白,李小文学术上的造诣,比脚上那双布鞋,更应该成为旁观者关注的“梗”。
“他的风范不应强加给别人”
受访者的反应几乎惊人的一致。
和那名男生一样,他们都觉得,关注李小文,不应该只盯着那双没穿袜子的脚。
我只有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网友对于李小文的追捧,是因为以世俗标准衡量,“光脚院士”的穿着打扮似乎与其身份并不相符。他随性装束下,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有网友说,关注李小文,更多的是一种借机抒怀,表达公众对时下科学界存在的浮夸与功利的失望;对中规中矩、棱角全无“学者”的不满和厌恶;对魏晋文人风骨与传统的追忆甚至是想象。
李小文恰恰满足了公众的美好愿望。
李小文的大学同学戴绍基说,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
李小文说,科学本身就应该追求简单性原则,任何事情都是越简单越好,够了就行。他对物质的态度和科学一样,简单而真实。
在与李小文神交已久的网友看来,李小文只是让外界了解了另一种学者风范,但这种风范却不应该强加给别人:“如果布衣布鞋成了一种标准,李小文的价值又在哪呢?”
新京报记者 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