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虎门大桥桥面在5日下午出现较大幅度的振动,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通报称,系因沿桥跨边护栏设置的水马导致涡振,并于当日撤掉水马。
但今日(5月6日),虎门大桥的桥面又出现小幅振动。桥梁设计专家、桥梁风工程研究专家葛耀君教授表示,后续的涡振与5日发生的首次涡振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具体原因还需等测量数据结果。
虎门大桥实行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通行。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后续振动数据正测量,与首次无直接联系
6日上午,虎门大桥再次出现振动,振动幅度肉眼可见。
新京报记者通过中国天气网查询发现,今日上午虎门大桥周边风力保持在三四级状态,整体较为平稳。
葛耀君介绍,近两日的振动均属涡振,但经与现场人员及其他桥梁专家沟通得知,今日的涡振程度,相较前一日较轻。“我还特意问他们桥面的栏杆、吊索有没有新变化,他们说大桥外观、外形都没有变化。”
葛耀君说,设置的水马昨日已被撤掉,因此今日发生的涡振与气动外形的改变并无关系。他推测,更可能是因为桥的某个受力性能发生变化,或桥的机械阻尼、结构阻尼变小等因素。“后续涡振的成因,专家组依旧在等测量数据。”
6日上午11时许,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称,虎门大桥桥面已基本恢复常态。虎门大桥管养单位已紧急开始对大桥进行全面检查检测,同时交通运输部已组建专家工作组到现场指导,虎门大桥将继续封闭双向交通,有关单位正全力加快检测,争取尽早开放交通。
新京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虎门大桥是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属于大型悬索桥,其主航道跨径888米,1997年建成通车,1999年通过竣工验收。
在2019年就有媒体报道,由于虎门大桥段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导致虎门大桥悬索桥、辅航道桥东引桥、太平大桥、广济2号桥、大涌桥及深湾桥等6处桥梁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
5月5日,虎门大桥发生上下波动,途径车辆车主有明显感觉。 视频截图
5日涡振因沿桥设置水马所致
5日下午14时许,虎门大桥悬索桥桥面就曾发生过明显振动。多段现场视频显示,有汽车在桥面正常行驶时,桥面突然开始起伏,波动十分明显。之后,大桥被封闭并禁止车辆通行,随后有多名工作人员在桥上展开测量工作。
据多名当时途经大桥的车主表示,当时能明显感觉到不适。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5月6日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称因虎门大桥桥面振幅过大,大桥管理部门联合交警部门采取了双向交通管制措施。经专家组初步判断,本次振动主要原因,是沿桥跨边护栏连续设置水马,改变了钢箱梁的气动外形,在特定的风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桥梁涡振现象。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称,大跨径悬索桥在较低风速下存在涡振现象,振动幅度较小、不易察觉,仅在特殊条件下会产生较大振幅,会影响行车体验感和舒适性,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但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
“根据现有掌握的数据和观测到的现象分析,虎门大桥悬索桥结构安全可靠,此次振动也不会影响虎门大桥悬索桥后续使用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上述通报称。
广州市气象局称,5月5日虎门大桥发生振动时附近风力较大,其中虎门大桥站15至17时基本有6至7级大风维持。虎门大桥大修办公室副总工程师张鑫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提及天气因素,称18时许大桥周边风力降至5级。
新京报记者从桥梁设计专家和桥梁风工程研究专家、国际桥梁与工程协会主席葛耀君处了解到,事发后桥面的水马被陆续撤离,至5日18时许,桥面不再有明显振动。
悬索桥起伏情况时有发生
新京报记者检索梳理发现,大桥波浪形晃动的事件时有发生。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曾在今年4月26日出现上下波形晃动。多名网友当时途经大桥,发微博称坐在车里感觉一上一下,“就像晕车了一样”。
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当天回应称,事发后鹦鹉洲长江大桥管养单位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通知桥梁设计单位和相关专家实地踏勘,分析异常震动产生的原因。专家研判认为,桥梁异常振动系特定风况引起,振幅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桥梁结构运行正常。
2010年5月,俄罗斯伏尔加河大桥发生“波浪式起伏”,并发出震耳欲聋的尖锐声。从视频的画面来看,桥梁振动形式为对称竖向弯曲振动,并伴随有稍微的扭转变形。在大桥振动停止后,桥梁专家检查了桥梁各处道路和围栏等,发现桥梁无裂纹、无损伤。
此外,日本东京湾大桥也曾发生过涡振现象,在桥面的汽车上下晃动。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方正教授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悬索桥在设计时会有一个振动的安全范围,“肉眼可见的上下起伏,也是正常的,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就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新京报记者 刘名洋 孙钊
编辑 康佳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