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王俊)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通知》指出,2018年启动首批12个基地建设,种类包括包括中小学语文、历史;高校思政理论课;高校经济学、新闻学学科;民族教育等。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任务包括探索教材建设规律。梳理课程教材建设的已有经验、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规划研究课题,围绕基础理论、实践应用、国际比较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发布研究报告。

  并且要建设教材数据中心。整合教材编写、使用、跟踪评估等各种资源,收集、分析并报告国内外教材研究及教材建设动态信息。

  2018年要启动12个基地建设,具备相关学科或专业领域教材建设工作基础的高等学校、教科研院所等机构均可申请设立。

  申报的种类分为三类,一是学科专业类,包括中小学(含中职)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各1个,共3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教材(各1个,共4个);高校经济学、新闻学两门学科教材(各1个,共2个)。二是管理类,包括民族教育、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各1个,共2个)。三是综合类,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材研究(1个)。

  《通知》从研究队伍和学术基础对申报条件作出了要求。

  研究队伍方面,要求在申报学科、领域有一定数量的长期稳定的研究人员(不少于6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二分之一。研究队伍包括学科专家和学科教育专家、课程教材研究专家等,有关研究人员承担过省部级以上有关课题研究,有主编、参与教材编写(修订)经历或参与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研制(修订)经历,或国家课程教材政策咨询的经验经历。

  学术基础方面,要求有雄厚的学术研究基础和丰富的成果积累,有关课程、教材、教学的研究成果被引用率高,在课程教材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或曾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

  《通知》还明确,高校申报的学科专业类基地,有相应的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的管理类或综合类研究基地,至少有两个相关学科的博士点,相关学科在教育部学科建设评估中均为A-类以上。独立设置的科研院所等机构申报者应有博士后流动站,长期参加国家教材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