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王梦遥)记者今天(9月18日)从最高法获悉,最高法近日发布《关于在司法解释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规划(2018-2023)》,对未来5年的司法解释工作作出部署,其中多项内容备受关注,如适时出台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鼓励正当防卫。

  《规划》中涉及的多项内容也对应了当下一些热点案件。如深圳“鹦鹉案”曾引发公众对于人工饲养、出售濒危野生动物罪刑标准的讨论,《规划》则提到,进一步修订完善涉野生动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相关犯罪案件的司法解释。

  同时还有,修订完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维护市场秩序。

  最高法为什么会出台这样一个《规划》?《规划》确定了未来5年的工作任务,如何落实到司法解释的具体制定和修改过程中?

  “个别司法解释条文适用效果欠佳” 需适时修订完善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7日,中共中央正式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要求“司法解释,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为此,最高法经过调研,并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对起草司法解释的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对有关司法解释审查的建议、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司法解释修改完善的建议和提案,结合地方法院对起草司法解释的较集中建议和审判实践需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审查立项起草新司法解释等情况,起草了本《规划》。

  另一方面,最高法研究室负责人姜启波也坦陈,《规划》是为了回应社会对司法解释的关切,“近年来,立法机关、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地方法院、社会公众、媒体舆论对最高人民法院一些司法解释提出了一些修改完善的意见;而司法实践中个别司法解释条文的适用,社会效果欠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也因此,适时修订完善有关司法解释,不仅是司法实践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强烈呼声。

  对于《规划》内容如何落实到司法解释的具体修订完善中,姜启波说,按照《规划》要求,今后五年最高法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起草、修改、完善约一百件司法解释,因此,本《规划》是今后五年司法解释立项修改废止的指导意见,需要在司法解释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在今后司法解释立项时优先以《规划》所列项目作为司法解释立项的审查依据,未将《规划》所列计划项目作为司法解释申请立项的单位,原则上不再立项起草新的司法解释。

  对于实践中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需要、反映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其他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司法解释需求,要及时进行审查,并及时进行立项起草新的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