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沙璐) 据外交部10月31日消息,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李克强总理将同梅德韦杰夫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二十二次定期会晤。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是统筹规划和指导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两国总理举行定期会晤对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发展、扩大双方务实合作和深化人文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已持续22年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自1996年建立以来,迄今已经举行二十一次。公开报道显示,1996年4月,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与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就定期会晤达成原则一致,双方认为保持各个级别、各种渠道的经常对话,特别是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高级、最高级接触和协商具有重要意义。同年12月26日至2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双方决定建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随着这一机制的确立,中俄两国总理每年举行一次会晤。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还下设人文合作委员会、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投资合作委员会、能源合作委员会四个合作机制。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姜毅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定期会晤机制下设多个委员会,是落实执行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机构,给其他政府部门开展对口合作提供平台,有利于两国政府部门更加顺畅地展开合作。
定期会晤机制取得哪些成果?
自1996年建立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以来,中俄双方在经济、军事、人文等合作不断加强。去年11月,上海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有利于夯实两国在经济、军事、人文等合作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加速前进。
比如,2001年9月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时任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在圣彼得堡举行第六次会晤,并签署联合公报;2005年11月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时任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总理在北京举行第十次会晤。双方签署了经济、教育、卫生、银行等领域合作的8个文件,发表了《中俄总理第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
2013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梅德韦杰夫会晤后,两国总理签署《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并见证了20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2014年,双方见证签署了经贸、投资、能源、金融、高科技、人文等领域近40项重要合作文件的签署;2016年,中俄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显示,会晤期间,两国总理在经贸、能源、地方、人文、环保以及国际合作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的具体合作共识则有数十项之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接受采访时表示,中俄总理每次会晤都会有具体成果出炉。这说明定期会晤绝不是“两位总理见个面而已”,这一机制在拓展和落实双方合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