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王硕)8月22日,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京发布了《大气中国2016: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报告指出,在161个城市年度减排目标的设定上,部分城市提出的2015年目标已经和最初提出的2017年目标十分接近,比如郑州市2015年提出的目标是PM2.5浓度降至85微克/立方米,几乎与设定的2018年目标相同。但实际上,郑州市2015年年均浓度较2014年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9.1%。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大气十条”中确定的到2017年要达到的下降目标,京津冀是25%,其中河北省是11个城市平均下降25%,天津和北京也是25%,北京除了下降25%的目标之外,还有一个年均浓度目标60微克/立方米。
贺克斌说,“大气十条”定的目标是各省省长和国务院签了责任状必须要达到的,从此前工程院公布的“大气十条”中期评估结果来看,京津冀下降25%,长三角下降10%,珠三角下降15%,应该是可以达到的。河北省3年已经下降了28%,已经超额提前完成了目标,但北京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应该说挑战比较大,因为北京2015年年均浓度是80.6微克/立方米,到2017年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还差20多微克。因此北京要达成目标,需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国家也已经布局了,在大幅度地做一些政策措施,要确保60微克/立方米目标的实现。
贺克斌认为,对于一个具体城市,它设定的目标最终没有达到,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在设定目标时并没有经过认真论证,把年度目标设得过高。另一种是目标设了,但年度计划不够具体,或执行不到位,“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把大气治理想得过于简单,觉得只要痛下决心,多花一些钱,就肯定怎么样。”贺克斌说,大气治理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要有科学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