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吴为)7月28日,在人社部年中务虚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对于该部下半年工作时谈到要“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对于具体如何改,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下一步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去编”不仅应适用公立医院、高校的普通员工,院长、校长的行政级别如不取消,改革成效将很难显现。

  对于当前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李忠介绍,目前,正在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岗位设置方案的备案核准和变更工作有序开展。人社部正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部分城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开展编制管理改革等工作。

  “下一步,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继续扩大聘用制度推行面,研究提出解决编外用人问题政策思路。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启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分行业制定公开招聘办法。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李忠介绍。

  对于“不纳入编制管理”,专家介绍,即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竹立家表示,之所以要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是因为公立医院和高校承担着基本的公共服务功能,这部分功能,财政还是要管的。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公立医院在编人员大约有800多万,高校在编教职工有233万余人。未来改革,对这部分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将实行实名统计,然后,随着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竹立家表示,逐步收回编制的办法体现了改革的平稳性。“改革要有节奏,未来改革的结果是实现事业单位聘任上岗,成为合同制人员,但编制内和编制外的区别要逐步取消,待遇也要逐步平衡,步子太快容易激化矛盾。”他说。

  同时,竹立家还称,未来,高校的校长不应该再有行政级别,从公共管理的角度上说,人员的性质变了,校长不应该再是“官僚式的、行政式的”。“未来应该由校董会聘任校长,而不是由上级任命。如果校长还由上级任命,改革的成效就很难显现,改革就是不彻底的。”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校长都是副部长级别,而普通高校的校长一般为正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