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许路阳)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指南》中规定,禁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给学生贴上“心理疾病”标签,也不得使用任何可能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仪器设备。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但《指南》也列出了危机干预机制,要求在学生可能出现自伤、他伤等极端行为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突破保密原则,及时告知班主任及其监护人,并记录在案。
《指南》还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心理辅导室应每天开放,课间、课后等非上课时间,应有一定时间向学生开放,并安排专人值班。
人员配备方面,《指南》规定,心理辅导室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