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特约撰稿 郑北)挂牌成立一年后,上海自贸区这棵不断成长的大树结出了三颗硕果。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决定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李克强说,设立上海自贸区最初的目的,就是以开放带动改革,进一步建立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简政放权改革。这次将自贸区的经验推广到广东、天津和福建,就是向更多地区拓展全新的“改革开放试验田”。

  “试验”就允许去试、去闯

  今年9月,自贸区成立一周年之际,李克强在上海“考核”自贸区成果时,着重听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最新进展,了解各项金融改革措施的推进情况;他还邀请企业为自贸区“打分”,了解改革措施的“落地”情况。

  “我们为什么要在上海设立自贸区?”在与10家中外企业家座谈时,李克强说,“一是为了探索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是为了探索处理发展与开放的关系,三是为了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2013年3月,就任国务院总理后的首次基层调研中,李克强在上海召开企业座谈会时得知,一些跨国企业想在上海开设研发、销售、物流中心,结果发现需要在北京、上海盖100多个章,时间长,寻租空间也大。

  李克强当即积极支持上海进行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不止是为了通关便利,更是考虑怎样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他说,“30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开放的经济特区带动的。今天中国走到这一步,就该选择一个新的开放试点,用开放促进改革。”

  6个月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李克强曾在一次座谈会上回忆说,确定上海自贸区的名称时,是他主张加入了“试验”两字。这一变动表面上是给自贸区“划了个框框”,但实际上是“给改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能够更好地展开手脚”。

  他说:“既然是‘试验’,就是在2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允许‘试错’,允许进一步解放思想,去试、去闯。”

  国家并没有给自贸区任何优惠

  以开放促改革的“试”和“闯”,在上海自贸区已经长出了第一批果实。公开资料显示,自贸区成立1年来,登记注册企业由原有的80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2万多家;金融机构也从原有的10家增加到了78家。

  李克强充分肯定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他称赞,改革不仅消减了151份文件规定的限制政策,更突出的,是政府职能发生了“质”的转变。

  “很多地方不清楚,以为上海‘占’了多大‘便宜’。”他说,“可事实上,国家并没有给自贸区任何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上海自贸区自我削减了大量权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了改革向纵深发展。”

  今年考察上海期间,李克强要求,上海自贸区今后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方面继续为负面清单“瘦身”,给市场“让”出更大空间;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带动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改革与开放从来就相辅相成。中国不仅要用开放带动改革,中国的发展本身也需要在进一步开放中竞争壮大。”李克强说,“中国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上海这块试验田大有可为。”

  他在9月在天津召开的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更加简洁地强调,上海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改革高地”。

  要在全国推行三张“清单”

  相比于三个新设的自贸区,政府职能转变的三张“清单”,是李克强更加看重的改革“硕果”。他在12日的常务会议上说,自贸区要推广复制的,是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是激发市场活力最重要的支撑。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的核心工作,不仅是拓展到三个地区,而是要在全国推行三张“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负面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清单”、法有规定必须为的“责任清单”。

  挂牌一年后,上海自贸区的改革探索正在迈入深水区。常务会议指出,要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在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再推出一批扩大开放举措,这意味着上海自贸区自身的改革探索正在迈入深水区。

  同时,自贸区所探索的试点经验,也正在向更多地方辐射、推广。常务会议决定,将上海自贸区的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在广东、天津、福建增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同时,除涉及法律修订等事项外,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业开放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28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之初,曾有专家评论认为,28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探索,或将撬动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在自贸区挂牌一年后,以开放促改革的探索,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迈出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