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崇文门内大街,公共自行车停放点设置在盲道上。新京报记者 高玮 摄


昨日,左安门内大街,商铺的台阶占道,余下的人行道仅容一人通过。新京报记者 高玮 摄

  记者走访发现步行道被挤占等情况在多处存在;市交通委称今年整治80条人行步道

  新京报讯 昨日,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发布国内首个《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报告》,北京最终总分51.99分“不及格”,其中人行道管理为0分(满分5分)、城市路网密度也仅得0.87分(满分10分)。

  35个城市北京排11位

  NRDC中国区主任钱京京介绍,该报告创建了国内首套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体系,共设置了4个维度,即人们行走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以及政策与管理。其中,每个维度涵盖3个具体指标。

  报告根据不同的区域、气候和行政级别等选取了35个城市,统计数据来自政府或权威机构出版的年鉴、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等。

  报告显示,4个维度总分100分,北京得分为51.99分,在35个城市中排名第11位。

  报告将步行友好性分为5个等级,北京等8个城市位于第3等级即“适宜步行”,香港在35个城市中总分89.69位于榜首,属于“步行天堂”。

  “人行道管理”得零分

  NRDC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谢鹏飞介绍,在12个具体指标中,北京的城市路网密度、人均汽车保有量、空气质量指数和人行道管理得分较低。其中人行道管理满分5分,而北京得分为0。

  谢鹏飞说,人行道管理主要是考虑是否有专项法规约束、重罚违法行为以及严格监督检查等因素。“人行道好不好走不在于道路的宽窄,在于管理的效率。北京相关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如广州和上海等城市。”

  针对“城市路网密度”,谢鹏飞说,一个城市大街区还是小街区,决定了大家走路的便捷程度,“这一点香港做得好,得了满分。”他介绍,北京此项指标得分0.87,排名第28位。

  政府表率得分最高

  记者发现,12项指标中,北京在“政府表率”方面得了满分4分。谢鹏飞说,该指标主要依据是关于步行方面的宣传报道,例如政府官员自身实践或提倡步行等。

  谢鹏飞认为,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的性质决定了用地的性质,也有严格的历史文化保护要求,这些都增加了改建现有结构的难度。但北京可以从其他方面切入,比如增加林荫路覆盖率、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加强停车设施管理等。尤其在建设新城的时候,可以按照集约的小街区模式来发展。

  根据NRDC发布的报告,北京“步行友好性”总分未能及格。昨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天宁寺桥、左安门内大街等多处发现,人行步道对行人不便等情况并不鲜见。

  商铺台阶占道 步道仅容一人

  昨日下午,记者在左安门内大街看到,一些店铺的台阶延伸到步道上,让步道陡然变窄,两人并排走其中一人只能走在自行车道上,身边不断有电动车等开过。“步行道一下宽一下窄的,我们也只能一上一下地走,有时候还被路过的车蹭。”居住在附近小区的王女士说。

  不止是店铺占道,左安门内大街路西还停有不少机动车,走在这条街上,不时有电线杆斜过头顶,个子高点的人稍不留神就可能撞到。

  20米盲道 “埋伏”两个井盖

  在龙潭湖路南侧,一条黄色的盲道上,赫然立着一根路灯柱,灯柱一旁还有个下水道井盖。该步道本身宽度不足1米5,加上路旁延伸出的绿植阻挡,最终留给行人的步道不足1米宽。

  在复兴门外大街一段,记者沿着盲道行走不到20米,就有两个下水道井盖位于盲道上。

  天宁寺桥西站公交站附近,人行道有两三米宽,但往前方走,人行道便变得有些狭窄,沿途洗车行等不少店面紧挨着人行道,在洗车行门前,不时有私家车开到人行道上洗车。

  中间有护栏 过街要走2公里

  昨日下午,记者在建国门北大街和雅宝路交会口处下公交车,此处有一过街天桥,记者未过桥,而是继续朝南步行。结果,建国门北大街中间一直有护栏间隔,错过了上一个天桥,再想过马路到建国门北大街路西,需要步行约2公里,一直走到建国门桥才能过去。

  在东大桥附近也有类似情况。从东大桥地铁站下车,如果想前往侨福芳草地,需要在东大桥路和朝外大街十字路口过马路到路西,否则,便需要沿着东大桥路一路向南,直到日坛北路路口才能过马路,约步行1.5公里。

  一眼可望见 步行需20分钟

  昨日,记者在天宁寺桥西下了公交车,向东走了10余分钟,看到了桥下一个路口,但没有步行指示。由于不太确定该路口能否到达对面,记者便沿着桥拐弯往南走。最终,在路人的引领下,步行约十分钟通过一条地下通道到达桥对面的广安门北街。路边一位老大爷说,之前经常有人说看得到桥对面就是过不去。

  记者在询问路人后,又折返回最先发现的路口,公交车、私家车来往不断,等了五六分钟才穿过两三米宽的马路。之后,再步行数分钟穿过桥下一条几十米长的通道,到达对面的莲花池东路附近。

  ■ 部门回应

  整治步道宽度最少1.5米

  市交通委表示,2014年步行、自行车系统整治工程已全面铺开,目前已完成地安门外大街、金宝街和鼓楼西大街等52条市管道路的整治,已完成10个桥下路口彩色非机动车道的铺设工作,9月底前完成全部整治项目。年底前,80条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及人行步道将贯通。

  市交通委介绍,北京市今年列入整治工作目标的80条市管道路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系统(共330公里)及10个桥下路口彩色非机动车专用通行道,重点分布在三环以内人流密集街区,将通过设置机非护栏、阻车桩等方式实现物理隔离,畅通步行、自行车系统。整治后,力争实现人行步道宽度不小于1.5米、自行车道宽度不小于2.5米。

  ■ 专家观点

  步行环境优化要消除人车对立

  北京为何步行环境“差强人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分析称,从交通来看,现在很多人开车,选择步行等慢速交通的人越来越少,步行道也就会越来越“弱势”。相反,如果大家多选择走行,步行道自然而然就宽了。“我特别要说的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车好像是高人一等的社会身份。”毛其智说,西方的车只要看到人,很远就停下来,耐心等步行者离开交通区域。而中国的绝大多数司机还没有这种意识,人和车缺乏相互的尊重。优化步行环境,要争取把这种对立消除。

  北京步行友好性

  政策与管理

  政府表率:

  得分4(满分4);列第一;

  人行道管理:

  得分0(满分5);共30个城市得分0分;

  步行交通系统建设:

  得分4.5(满分6);列第四;

  便捷性

  城市路网密度:

  得分0.87(满分10);排名28;

  步行可达性:

  得分5.24(满分10);排名18;

  城市道路尺度:

  6.08(满分10);排名9;

  舒适性

  空气质量指数:

  得分4.03(满分10);排名27;

  城市林荫路覆盖率:

  得分6.16(满分8);排名10;

  步行分数:

  得分4.91(满分7);排名2;

  安全性

  道路事故死亡率:

  得分11.91(满分12);列第二;

  人均汽车保有量:

  得分0.05(满分6);排名32;

  人行道面积率:

  得分5.75(满分12);排名20;

  (数据来自《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报告》)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琦  郭超 实习生袁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