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找到残骸、没有黑匣子,凭借着数据分析,马方宣布失联飞机已“终结”。24日晚22时的发布会,像一枚深水炸弹,将MH370航班失联事件推向新的高潮。

  微博的铺垫

  央视官方微博在22:00即发布了“#马航空难#【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航MH370航班坠毁于南印度洋】”的快讯。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等市场化媒体官微先后发出类似的消息。

  党报在微博上的反应并不算慢。以人民日报为例,22:04将标签“#马航客机失联#”更改为“#马航飞机失事#”。其官微还表达了默哀之情并配了点燃蜡烛的图。

  这条微博经多次推送,25日中午已转发41万余次。同时,有网友评论:“配图中向遇难者默哀的字体和蜡烛的色调,显示出美术编辑功底的深厚。反应神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得煽情大队的头筹。”

  更多网友则是不相信或者质疑的态度。

  著名记者、主持人@闾丘露薇说: 既然马来西亚政府过去一个星期一直很谨慎,为何仅凭数据分析,而不是等各方打捞到海面物体,并且确认是残骸后才正式宣布呢?

  既然卫星可以看到长22米的漂浮物,就必须要找到并且打捞上来,之后再做事物残骸分析!赶紧宣布结果,是否马方希望此事尽早结束?一些网友发表了类似的意见。

  都市报的追问

  如果说发布会当晚,微博的即时内容算是预热。第二天早上,国内主流都市报大篇幅的报道才是重头戏。

  追问成为各家媒体的主题。四问、五问、八问、九问马航失联事件等内容见诸报道。其中,“没有残骸、没有找到黑匣子,何以断定飞机‘终结’?”,成为各家媒体共同的疑问。

  加上头版,《新京报》用了7个整版来报道此事。头版以发布消息、聚焦问题为主。社论以“马航飞机真相仍未走出谜团”为角度切入。内文报道中,资深机长陈建国的说法在网上引起广泛转载。他提到,“马方目前公布的信息都是孤证,没形成完整证据链”。

  《广州日报》以“痛”与“问”统筹了事件的报道。头版,痛飞机“坠毁”、“无人生还”,问“为何现在才公布,为何发布会拖一天”。

  《南方都市报》在封面最上方以一句“马总理:确认MH370坠海”简单总结了昨夜发布会的内容。

  《东方早报》突出了大马总理在宣布失联客机的命运时,“用词谨慎”这个细节。根据大马总理“ended”的用词,其头版也用了“MH370‘终结’于南印度洋”的大标题。

  尽管广州、上海这几家媒体的报道数量、制作方式各不相同,但《新闻晨报》的评论也许最能表达大家共同的意思:“噩耗可以迟发,疑问不能不解。”

  “大报”的低调

  与读者关心都市报“报道什么”相比,对于一些“大报”,大家更关心“怎么报道”。

  《人民日报》头版没有出现马航的相关报道,在第四版的下面部分发了失联飞机搜救进展的稿子。

  《光明日报》头版与《人民日报》排版几乎没有差异。马航坠毁的消息在8版采用了通稿,并附上了英国空难调查处(AAIB)的简介。

  《解放军报》除了在8版放置通稿外,特别提到:中国军机严格按照申请和许可航线起降马澳相关机场,做好执行马航失联客机搜救任务的各项准备。

  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与众不同”。头版上以“假头条”的方式,配以25日1时丽都饭店的现场图,刊发了这条重要消息。

  此外,中青报还对外媒的反应做了简要梳理。其中提到,美联社24日以“失联的马航MH370‘扎进了印度洋’”为题报道最新进展;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就算马来西亚总理宣布了这一结果,仍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答,比如说为什么马航MH370客机飞偏那么远而没有被发现?为什么飞机上没有任何人试图与地面进行联络?

  时间到了25日中午,北京时间12点、12点30,澳大利亚和马航分别举行了记者会。这是大马放出重磅炸弹、但没有任何解释之后,首次有官方召开记者会。

  央视新闻频道此次没有直播这两场发布会,反倒是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等地方卫视,第一时间进行了直播。

  不过,到了25日17点30,央视新闻再次直播了马方的另一次发布会。

  外媒的哀悼与科普

  除了上面提到的美联社和BBC,各大外媒也报道了马航事件。他们的报道通常是引用发布会现场的原话,并梳理整合这些天的所有信息。并且将更多焦点放在了各国目前的搜救情况和乘客家属的情绪反应上。

  其中两家外媒的报道最引人注意。马来西亚历史最久、发行量最大的英文对开日报NEW STRAITS TIMES(《新海峡时报》),头版用了 “Goodnight MH370”(晚安,MH370)作为大标题。整版黑白印刷,表达了哀悼之情。

  CNN继续着他们的科普之路。之前推出的“如何做出选择集中搜索地带的决策?为什么搜索北部的同时也在筛查南部海域?如果一架正常飞行的波音777客机遭遇了劫持,机组人员通过哪些方式通知地面?”等话题颇受好评。在马航被宣布坠毁后,CNN又连线Inmarsat(国际移动卫星组织)高级官员后科普:如何通过多普勒频移计算出失联飞机未向北线,而是终结于南线的结论。

  专业人士的迷茫与愤怒

  之前每当事件有进展后,飞行员等不少专业人士会在网上进行专业分析。24日的发布会后,他们有些“消沉”。“此事早已超出了我的专业范畴和理解能力,所以我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民航飞行员“@欢乐的云端之上” 如此说道。

  民航飞行员、新浪航空顾问专家“ @Jeffwell”一改往日冷静 :南印度洋将会是伤心之洋。

  中国国航飞行员“@_Takemybreathaway_”似乎无法抑制愤怒:“既然之前没数据,这又是哪来的数据?既然传输被关,后来哪里来的航路被改的数据?既然有卫星数据,为什么第一时间不引导搜救?没有证据,没有确认,马方让人难以理解!”

  也许,25日中午,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在接受北京卫视采访时所说的话,最能表达不少人的心情:现在已不是马方自己的事了,而是一个国际事件。从前期马方的表现来看,他们不值得被信任。

  新京报记者 祝炳琨 张笑尘 李雪莹 实习生 于嘉怿

  (新京报记者 朱自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首发自新京报官方微信,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新京报”,或添加微信号:bjnews_xjb 了解更多新闻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