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出具报告表示,大规模投资导致还贷压力增大,金融风险剧增

  本报讯 (记者仲玉维)中国交通建设中,高铁、高速公路、地铁等建设“大跃进”,未来还贷压力增大,2015年以后将进入维护高峰期,金融风险巨大。

  昨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最新研究报告——《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态势》,对交通高速“大跃进”即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高速公路10年增长7倍

  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9年期间,铁路里程增长最多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新疆、广东和河南,均超过1500公里。其中,内蒙古和新疆因西部大开发和资源开发的需求增长较快。

  我国高速公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进入了快速扩张期。截止到2010年底,已迅速增长到7.4万公里,比1998年增长了7倍多。

  在高速公路的增长规模上,增长最多的是河南、山东、江苏和广东,均超过3000公里,尤其是河南省超过了4300公里。

  “在出行需求尚未达到规模的前提下,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已产生了交通资源的浪费,多数路线的通车量严重不够,造成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报告撰写人刘卫东研究员介绍。

  33城市规划建设地铁

  报告指出,全国地铁目前也“一哄而上”,国务院曾两次叫停地铁立项。

  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为了确保GDP增长,地铁项目又开始大量获批。目前,已有33个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包括南宁、合肥、贵阳、济南、石家庄、太原、常州等28个城市已获批。2006年全国只有10条地铁线路运行,2009年增至37条,2015年将增加至86条。

  研究人员认为,地铁高造价、高成本运营,除北京等少数城市地铁运营效率较高,多数已建成地铁的城市运载低于2万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地铁运营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

  同时,地铁的运营亏损也由财政补贴加以解决,北京地铁每年补贴20亿元,深圳地铁自运营以来亏损10亿元。

  “地空大战”将更激烈

  “自动车组推出以来,航空票价就受到影响,形成‘动车组开到哪里,机票价格就降到哪里’,高速铁路的运营更促使‘天地竞争’的形成。”报告执笔人金凤君介绍。

  如成渝快速铁路开通迫使运行近20年的西南黄金航线——成渝航线在2009年11月16日停运。

  2009年4月1日运营的石太客运专线对太原-北京的航班产生巨大影响。为此,各航空公司则加快推出“空中快线”,试图“以快制快”。

  同时,自铁路大提速以来,公、铁之间的“地面较量”已显现:2005年开通的沪甬城际列车运行时间为3个半小时,硬座票价54元,而宁波至上海的公路客运票价为96元,运行时间4个小时;石太高速铁路开通后,太原至北京的高速公路客运量下降60%-70%,票价降了50%。

  报告认为,高速铁路和航空之间的“地空大战”在未来将更为激烈。

  ■ 相关新闻

  重庆“地票”制度应防“坐吃山空”

  研究者认为,重庆试点可解决“空心村”问题

  本报讯 (记者仲玉维)昨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刘卫东研究员提出,让大家到重庆看看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对于“整治‘空心村’会不会意味着收回宅基地?”的问题,刘彦随研究员说,宅基地改革应不能损害农民的意愿。

  对于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制度,刘卫东说,重庆的做法是,农民退出宅基地后,能领到“地票”,可上市交易。

  “那是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刘卫东说,重庆农民退出宅基地,集中整治成耕地。“地票制度平均每亩地30万,扣除10万复垦、拆房的钱,能够拿到净收益的85%,15%归存集体,农民平均拿到手的钱10万元。”

  刘卫东认为,重庆的做法是整治“空心村”的一个有效途径。

  对此,刘彦随研究员认为,重庆土地流转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制度,不过农民退了土地后,如果出现卖地的钱花光了,出现“坐吃山空”的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

  ■ 对话

  “部分省市发展铁路公路是为政绩”

  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建议,交通投资占GDP比重应控制在3%-4%

  报告指出,2003年以来,我国共建设近4万公里高速公路,累计投资已达2万亿元以上,而2009年底铁道部的总债务已高达1.5万亿元。

  经济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大道表示,交通“高速”发展从根本上讲,用的是老百姓储蓄的钱,一定要根据国情完善交通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处理各交通方式之间的竞争关系。

  新京报:报告中涉及的数据支撑主要是2010年以前的,并没有特别新的数字,但人们对高速建设感受最大的却是这两年。

  陆大道:我们是2008年9月开始做的研究,2010年9月将报告内容上报国务院的。当时高铁建设的大跃进暴露的问题很明显,(有的人)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没人敢说。现在看,这些报告都是被认可的,有前瞻性。

  新京报:你觉得交通高速发展是因为追捧GDP吗?

  陆大道:从整个交通投资情况看,1999年1000亿、2006年3000亿、2010年一下子3万亿,过去(投资)占GDP的1%-1.5%,2010年达到9%。高铁引领中国全面进入高铁时代,这种高比重的投资不正常。

  新京报:去年的7·23甬温动车事故后,铁路的建设变得“温和”了。

  陆大道:现在的速度算是走向“正常”。但是大量的工程停工,高铁、高速公路、港口处于缓慢建设或者停工状态,调整也带来了新的损失。这些都是过度超前、大跃进带来的问题。

  新京报:还欠着一些银行债务。

  陆大道:中西部一些省市,是在做“政绩工程”,但实际铁路、公路运量少,效益差。到银行借债,负债累累,有大量的贷款,这些钱都是老百姓存到银行里的钱。

  新京报:过热超前的交通建设的同时,民生性交通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陆大道:目前,全国还有近100个乡镇、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2009年全国未铺装路面公路、简易铺装路面乡路占全国公路的55.4%。危桥95742座,总长276.2万米,“通畅”问题急需解决。

  新京报:交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已是如此,您有什么建议呢?

  陆大道:交通规划编制与调整须谨慎且科学论证。建议“十二五”及以后将交通投资规模占GDP的比重控制在3%-4%的水平。要重点推动民生性交通建设和运输组织。

  协调高速铁路与航空的“天地”矛盾,高速公路与城际轨道等的客运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