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期间,王颖家人需要将资料转成电子版,王颖再通过电脑自学。视频截图
经过多次努力和沟通,考试报名截止前20分钟,王颖通过审查拿到准考证。 受访者供图
天津市第一个成功报名参考的盲人,此前为当教师从盲校退学,考取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学历
王颖说,无论结果如何,经历过“一个人的考场”,已经离梦想“近了一大步”。
王颖是一名视力障碍者。2018年,王颖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并通过了报名。考虑到王颖身体的特殊情况,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为这名视障考生,量身订做了一个特殊的考场:单独参考,除了一名监考老师外,另外安排三名老师,以人工辅助的形式,帮助王颖完成考试。
新京报记者从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这是目前已知的,天津市第一个以此种方式完成教师资格考试的残障人士。
为当教师从盲校退学
3月17日下午,天津市静海区第二中学的一间教室内,视力障碍者王颖,正在经历一场特殊的考试。
王颖身边环绕着四名老师,考试开始后,王颖从负责监考的老师手中接过试卷,考试正式开始。此后,一名老师大声读出试卷上的试题,王颖略加思索后,口述出大致的解答方向、内容。另一名老师将口述内容记在草稿纸上,然后再一字一字读给王颖,直到她将这些句子组织成完整的答案,再口述出来。最后,第四名老师将答案,誊写在答题纸上,一道题的解答过程才算完成。
来自天津的王颖,是一名盲人。王颖出生时,就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到十岁那年,病情加重,导致双眼完全失明。起初,王颖在普通小学读书,学会盲文后,转入盲校,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
不过,按照现行的高考规定,盲校毕业的高中生,参加盲人对口高考时,只能在针灸推拿和音乐两个专业中进行选择。而在王颖的心中,则一直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教师。因此,王颖从盲校退学,入读招收盲人学生的国家开放大学。2017年1月,王颖取得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证。此后,梦想做教师的王颖,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完成全部课程。
学历、专业知识都已经具备,王颖觉得,自己距离教师梦,只差一张教师资格证。
报名阶段曾频频遭遇“拦路虎”
2018年1月16日至1月19日,是2018年上半年天津市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报名时间。王颖本打算报考高中教师资格语文专业,但在报名阶段,便频频遭遇“拦路虎”。
王颖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眼部照片不合格,在提交报名信息时,王颖多次被系统审核为“不合格”而无法通过。多次沟通后,天津市静海区教育局招生办将王颖的特殊情况上报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后,1月19日下午4点40分,王颖成功报名。此时,距离报名结束,只剩下20分钟。
这仅仅是第一步。日常在家中,王颖一直通过电脑辅助读屏软件进行学习,因此她向教育部门提出,希望以电子试卷的形式进行考试。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一名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统一改为“国考”,即教育部组织命题。由于上级部门并未单独准备电子试卷,最终经过对于各种方案的测试对比,经过与王颖本人沟通,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决定,以人工读题的形式,对王颖的考试予以辅助。
上述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王颖是天津市第一个成功报名参考的盲人。
■ 对话
盲人考生王颖
“希望能获得同等的公平机会”
回顾起这场“四个老师一名考生”的教师资格考试,王颖说,自己很感谢教育部门的关心。现在,王颖依然将做一名教师当作理想,“只要有这个机会,无论是普通学校还是盲校都可以接受。”
每场考试时间均延长30%
新京报:教师资格考试的流程如何?
王颖:正式的考试一共只有一天,要考三门,上午是一门综合素质测试,下午是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以及我所报考的语文学科专业测试。从上午9点开始考试,结束时是下午6点。
新京报:考试过程中心情怎么样?
王颖:其实我的心态调整得还可以,一个是之前复习了很长时间,另外一个就是,从小到大我参加的考试,几乎都是这样需要人工辅助的。倒是辅助答题的老师,大概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其中一名负责誊写答案的老师,显得很紧张。
新京报:这样考试有没有影响发挥?
王颖:因为需要人工读题,然后我再思考,再口述答题,所以考试时间比其他考生相应延长了。普通考生每场是两个小时,我的考试时间增加30%,每场是156分钟。
时间上基本够用,差不多都是收卷前几分钟答完,发挥的感觉也可以。主要是如果答卷中涉及修改,需要辅助老师把答案一句句念出来,然后我再口述从哪里开始改,感觉很麻烦这些老师,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这是一种关爱”
新京报:为什么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王颖:当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也是未来选择职业的方向。在之前的求学过程中,我也受到很多老师的帮助,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给社会一些回馈。
新京报:与其他考生相比,备考过程有什么不同?
王颖:买回来的备考教材,我需要先把纸质的书扫描成电子版,然后导入电脑,再通过读屏软件读出来。这样一个过程下来,花费的时间肯定是要比用眼睛直接看多。
不过我对自己有调节,就是准备充分一些,但是不熬夜。从1月10日开始复习,然后每天一早看书,到晚上12点之前休息。时长虽然要比普通学生长,但是强度还是可以控制的。
新京报:怎么看待教育部门专门开设“一个人的考场”?
王颖: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关爱。毕竟从目前来说,我这样的视力障碍者,能够得到与其他人一样参加考试的机会,已经很难得,更何况教育部门很重视这件事,为我考虑,安排专门的辅助老师帮忙答题。
新京报:未来职业上有什么规划?
王颖:现在主要就是在家写作,合适的作品会投稿,有一些稿费,但是还没有完整的工作经历。从职业规划来说,当然是希望做一名教师,最理想的是教高中,语文、历史、政治都可以。只要有这个机会,无论是普通学校还是盲校都可以接受。
其他方面的书也在看,准备多提升自己。比如现在正在读一些社会工作方面的书籍,打算去参加国家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总的来说,是希望视力障碍者在求职中,能够获得同等的公平机会。
■ 延展
残障人士获教师资格障碍较多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一名资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笔试仅仅是第一步,其后的面试和体检有关键作用,残障人士往往会在这两个环节“卡壳”。
新京报此前报道,2016年7月,浙江义乌视力障碍者王丽,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及面试均合格,体检时被认定不合格,无法认定教师资格。
2016年9月,王丽提起行政诉讼,案件被称为“中国教师资格残障歧视第一案”。2017年6月26日,法院判决撤销义乌市教育局作出的不予认定教师资格决定。
上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教师资格认定的体检标准,全国层面尚无统一要求,各地往往参考公务员的体检标准自行制定,要求不一。部分省份的标准中,就包含对残障人士的歧视性条款。例如,多省份要求教师资格证申请者“五官端正”“视力达标”。“所以对于视力障碍者来说,获得教师资格的障碍依然很多。”
中国盲人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庆忠曾对媒体表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残疾人有资格参加国家考试,但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又有很多困难,另外就算考试通过,体检标准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障碍。
新京报记者 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