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西玉林,民主中路,路边有不少卖狗肉的摊位。今年狗肉节跟往年不同的是当街杀狗的情景已经很少。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核心提示:

  从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发展到民间风俗;官方表示,“夏至吃狗肉”是个人饮食偏好,不是官方行为

  昨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中国政府是否支持玉林狗肉节”提问时表示,据地方政府介绍,在中国农历夏至节气食用荔枝和狗肉,是玉林市民间的一种饮食行为,属个人饮食偏好。不存在以食用狗肉为名的节庆活动。玉林市当地政府也从来没有支持、组织、举办过所谓的“玉林狗肉节”。

  同日,广西玉林市政府官网发布“玉林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报,再次重申对餐饮单位、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的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天,正是外界盛传玉林“荔枝狗肉节”的开幕日。而在此之前,当地政府曾多次通过媒体发声,称“荔枝狗肉节”纯系民间自发行为。

  从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到寻常百姓的居家风俗,再到遭到爱狗人士的非议,玉林的“荔枝狗肉节”正在遭遇一场民间对峙。

 

  当荔枝碰上狗肉

  最晚在清代末年,“夏至吃狗肉”就已在两广地区广为接受。清人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中记载:“谚云:冬至鱼生,夏至狗肉。”

  这种习俗流传甚广,甚至融入了两广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在1907年出版的《时事画报》第十三期中,刊登了一幅《夏至食狗图》,并配文称:“大餐只有两趟,冬至食过鱼生,又到夏至,正有狗肉香。”而在该幅图下,还另配有一幅《夏至食荔图》,描绘了广东民间,每逢夏至日时举家食荔枝的情景。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是目前已知的公开报道中,“食荔枝”和“食狗肉”第一次产生交集。

  在玉林文化时空研究会常务理事李禾看来,玉林吃狗肉的习俗更可追溯至明朝。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吃狗肉的风俗原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习惯,进而影响汉族居民,并冲击了汉族原有的“狗肉不上宴席”的观念。

  为何狗肉独受青睐?有学者认为,吃狗肉的民俗,与两广地区气候炎热,易生瘴气有关。

  玉林当地不少居民认为狗肉可以强身健体,因而吃狗成风。

  此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猪肉价高,且供给有限,因此吃狗肉在玉林农村一度非常流行。

  李禾对媒体介绍称,“当时猪肉9毛一斤,还要肉票,狗肉2毛一斤,不用肉票。”

  1993年出版的《玉林市志》中,同样记载有“冬至鱼生夏至狗”的民谚。对玉林人而言,这一风俗是亲友团聚、增进感情的途径。

  夏至、荔枝、狗肉,在玉林人心里,像是端午节要吃粽子,元宵节要吃汤圆,他们坚持着吃狗肉对身体好,并且是习惯多年的传统民俗。

  据媒体报道,后因水源污染大,居民不再吃鱼生,而夏至吃狗肉的习惯则沿袭至今。

  一名当地出租车司机告诉新京报记者,并非所有玉林人都吃狗肉、过“狗肉节”,他们一家没有吃狗肉的传统,但不阻止他人吃狗肉。

  被问到哪里可以买到狗肉,玉林市民会帮忙指路:车站旁边的垌口市场,那里很多。昨日清晨,垌口市场依然人声鼎沸。

  一位从事房地产宣传的当地女孩工作地点就在垌口市场附近。她经常看到有人推着大量死狗进出,但对此表示理解,“不做过度评价,自己虽然不吃,但有朋友好食狗肉。”

  为何玉林“最热闹”?

  实际上,“狗肉节”并非玉林专属。此前,在江苏邳州、浙江金华等地,均有类似活动。

  2011年10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组织部长的蔡奇,在腾讯微博发出了8个字:狗肉节已永久取消。

  在此之前,浙江金华每年都会举办“湖头狗肉节”。在持续遭到包括演艺明星在内的各界人士“声讨”后,主办方金华市婺城区乾西乡政府最终在舆论压力下,让“湖头狗肉节”于2011年“寿终正寝”。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在玉林当地,“荔枝狗肉节”的提法,要远远晚于“吃狗肉”的习俗成型。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禾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玉林当地政府出于商业开发的考虑,打造了美食一条街,并将“狗肉”作为招牌。到1995年左右,美食街的商家才提出了“荔枝狗肉节”的概念。

  2009年,由玉林市旅游局主办的“第八届玉林国际旅游美食节武林烹饪大赛”中,“玉林脆皮狗”获得“美味金奖”。

  新京报记者看到,2010年4月28日,《玉林晚报》刊发了一篇稿件,标题为《玉林药博会首办美食节 荔枝狗肉节成亮点》。这篇稿件的导语中称,“活动期间恰逢夏至,本市特有的荔枝狗肉节将激情上演。”而在稿件的正文中,也有类似“荔枝狗肉节成其中主要亮点”的表述。

  在此之前,玉林药博会的举办日期原定于当年下半年。提前至夏至时分,与“荔枝狗肉节”是否相关,该篇稿件并未具体说明。可以确认的是,这是目前已知,“荔枝狗肉节”首次出现在公开报道中。

  在不少动物权益保障组织眼里,正是这篇公开报道,让“荔枝狗肉节”进入公众视线。

  据新华社报道,自2012年起,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开始出现抵制玉林“狗肉节”的活动。2015年夏至期间,玉林市共处理来信161件,接待“爱狗人士”及志愿者来访6批次,投诉信件大多来自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国家。

  新华社报道称,针对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和个人的来信来电来访,玉林市今年专门召开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大对以狗肉为重点的肉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借鉴外省的可行做法,在饲养(养殖)、收购、运输、屠宰检疫、市场销售、餐饮加工等7个环节强化部门监管。

  昨日,在“夏至吃狗肉”这天,广西玉林市政府官网发布了“玉林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报,再次重申对餐饮单位、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的监管。

  日益胶着的对峙

  赢得金华“湖头狗肉节”的胜利后,多位爱狗人士将矛头对准玉林。

  曾给狗下跪谢罪、裸身钻入狗笼抗议吃狗……在外人看来近乎疯子般的举动,让行为艺术家片山空的每次出现,都能引发巨大的关注和争议。

  2012年,行为艺术家“片山空”来到玉林,当街向一批已被宰杀待售的狗下跪磕头。

  “向狗谢罪”一事经网络发酵后,引发舆论持续关注。2014年6月21日,玉林狗肉节甫一开幕,旋即出现了伤人事件。当晚在一家狗肉餐馆,几名爱狗人士与当地食客发生冲突,导致一名食客嘴巴处流血。

  “人狗之争”由此上演。

  2014年6月6日,玉林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所谓“夏至荔枝狗肉节”的几点说明》。这篇说明中称,所谓“夏至荔枝狗肉节”只是个别商家和民间的一种说法,并不存在这样的节日,并坚称“政府或任何社会组织都从未举办过任何形式的此类活动”。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玉林当地政府多次重申上述观点。

  这份声明发布后,有媒体报道称,玉林当地商户会避免当街宰杀狗,并将招牌中的“狗”字遮挡。

  在这一轮的“人狗之争”中,食客与爱狗人士冲突的核心是:狗能否成为食材?

  爱狗人士认为,作为人类的“忠实伴侣”,狗不应也不能成为食材。而玉林当地不少商家、食客则坚持,狗肉与猪肉、牛肉等并无本质区别。

  “片山空”在个人微博上公开表示,“吃猫狗肉的问题,牵扯到世俗层面,吃狗肉是建立在老百姓个人喜好之上,现在有关狗肉该不该吃的争吵还停留在世俗层面普世价值,虽然它是存在的,但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此外,就法律层面来看,目前的法律含糊不清。”

  在今年玉林“狗肉节”开始前,一份标称调查2000人的报告指出,64%的被调查民众支持取缔玉林狗肉节,51.7%认为狗肉贸易应当被全面禁止,69.5%的被调查民众表示从未吃过狗肉。

  吃与不吃?这一民间对峙日益胶着。

  2014年6月,人民日报刊文谈狗肉节:狗既是伴侣也是食材。

  文章称,公共事务是众人之事,众口向来难调。而文明的解决方案,决不是从自己的价值偏好出发,你标榜“爱心”“文明”,他自居“权益”“人权”,彼此妖魔化,互相黑对方。不要调门那么高,不要绑架道德说事,而是彼此有商量,找共识,避免自我观点的神圣化。对相反意见,要有一份温存;对生态多样性的尊重,才是真正的文明行为。

  新京报记者 王煜 李相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