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去的人越来越少,想出去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是如今的婚姻现状。
去年一年有437.4万对夫妻分道扬镳
日前,民政部发布的《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63.1 万对,比上年下降7.0%;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37.4 万对,比上年增长5.2%。
把时间再拉长一点,在1990年那一年,全国有951.1万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80万对夫妻劳燕分飞;27年后的今天,结婚对数是先前的1.1倍,离婚对数是先前的5.5倍。以年度离婚数与总人口之比计算的粗离婚率,自2003年以来就一直没有再下降过。
从全球角度看,在2010年,中国的离婚情况并不算严重。那时,中国的粗离婚率与日本持平,都是2‰,小于韩国的2.4‰;可到了2015年,中国的粗离婚率升至2.8‰,而同期日本和韩国的粗离婚率分别降至1.8‰和2.1‰。
谁爱离婚?东北人,35岁以上的男人
如果进一步看,中国人的平均婚姻寿命也在降低。此前有研究以各年龄别离婚率来计算夫妇预期的婚姻可维系年数,研究显示,2005年,国人的平均婚姻预期寿命为10.29年;2010年,平均婚姻预期寿命为9.59年,减少了0.7年。
研究还发现,在婚姻预期寿命上,两性间的差异很明显。王尔德说,男人结婚是因为疲惫,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可从上述研究的结果看,他们感到失望的时间大有玄机。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在35岁之前,女性婚姻预期寿命时间与男性相当,甚至比男性更少,相反到了35岁之后,男性的婚姻预期寿命都低于女性。
除了两性差异,对于离不离婚这个问题,地域间的差异也很明显。近年来,东三省的离婚率一直很突出,2016年,黑龙江省的粗离婚率高达4.91‰,排在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吉林、重庆和天津,当地的粗离婚率都超过4‰;而排在最后的西藏、甘肃和广东,三地粗离婚率都在2‰以下。
离婚的幕后推手:城市化,家庭核心化
为了应对离婚率不断上涨的问题,从2016年开始,最高法陆陆续续开始在全国118个中级和基层法院开展离婚冷静期试点。
前不久,最高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其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3个月的冷静期。同时指出,冷静期内,法院暂不作出判决,并根据案件情况开展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
三个月能让多少人“冷静”下来仍未可知,只不过事实上,在一个正常社会,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女性就业率提升,传统婚姻观念松动,离婚率上涨并不是什么怪事。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攀升,造成家庭不稳定的因素随之增加。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受教育水平不断增加,人们的婚姻观念也不再是铁板一块。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也在升高,越来越多走出农村的女性,能够负担起离婚的经济成本。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几代同堂的传统大家庭比例越来越少,由一对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占比越来越多,传统家族式的婚约约束力在不断缩小,离婚的情感成本在不断降低。以前离个婚,可能要过五关斩六将,现在多数情况下,只需对婚姻双方和孩子负责。而事实上,结合如今生育率不断下降的现实来看,一言不合就离婚的障碍也越来越少了。
数据新闻编辑 李媛
制图 陈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