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受访者供图


成立仅四年时间的拼多多,是近年国内互联网行业里少见的黑马,在用户规模扩大至5亿的同时,公司市值一度位居国内互联网公司第四位,排名仅次于阿里、腾讯和美团。


“这一成绩是在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后取得的。”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表示,用户不会因为广告打得好而在某家平台上购物,他们更关心的是商品有没有性价比。


目前拼多多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近一半


新京报:怎么看待今年拼多多的快速发展?


达达:2019是拼多多飞速成长的一年。我们的用户数从4亿增长到5亿,有将近1亿用户用真金白银选择了支持我们。目前,拼多多平台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接近一半,一二线城市和下沉市场的用户都在拼多多平台享受了更有性价比的商品。


这一成绩是在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后取得的。在压力之下,我们通过“百亿补贴”、“新品牌计划”、“农产品上行”等创新型业务去寻找和拓展新的增长空间,为农村消费者带来更平价的工业品,为一二线城市用户带来更原生态的农产品。


新京报:如何平衡一二线城市用户与低线市场用户对商品的需求?


达达:外界对我们一直有很多好奇,而从我们的视角看,拼多多的出现和成长,是中国社会信息革命的产物。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信息层面拉近了城乡差距,但与此同时,从商品流通层面看,城乡和人群之间的壁垒没有打通,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很难享受平价的科技数码产品,而在城市里的精英们,也难以买到产地直发的农产品。


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来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拼多多今年的业务主要出发点,也是我们能够迅速赢得用户的根本原因。


新京报:“新品牌计划”是拼多多去年提出为产业带企业打造自己品牌的解决方案,目前该计划的发展情况如何?


达达:年初我们为“新品牌计划”确立了要扶持100家中国优秀企业的目标。目前,我们已经逐渐接近目标,截至10月底,已有85家工厂成为正式扶持企业,另外,参与试点的企业已有600余家。


这些企业都是中国产业链上值得尊敬的模范工厂。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他们从无到有,孕育了世界一流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能力,但国内市场却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尊重和回报。


下沉市场最成功的零售模式是集市


新京报:如你所说,目前从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拼多多的用户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低线城市用户,一二线用户也开始使用拼多多,这是否说明公司前期的营销费用获得了回报?


达达:我不认为这是营销费用带来的结果,营销费用或许可以带来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带不来用户。


用户选择在某家平台购物,不会是因为你广告打得好,只会因为商品有性价比。比起营销,其实拼多多花了更大的投入在了性价比上。比如,我们研发了“农货中央信息处理系统”,在农村做了大量基础物流设施建设。


同时,我们也通过“新品牌计划”这样的项目去不断降低供应链成本,也包括通过“百亿补贴”直接降价补贴让利消费者。


我们的优势是建设了完整的“低价能力”。比如说,通过拼团模式持续“打掉中间补两头”,又借助多样化的运营手段来降低流量成本,我们的商家不必支付高额的佣金和流量费用就能获得销量和消费者,这些努力反馈到价格上,就保证了商品能够做到全网最低价。


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会下意识地多比较几个平台,只要我们能够创造一个高性价比、有趣味性的购物体验,用户自然会选择我们,这是自然演化的结果。


新京报:低线城市在今年得到很多电商平台的高度重视,你怎么看待这一方面的竞争?


达达:我们非常欢迎更多平台进入下沉市场。过去,下沉市场很多消费者没有享受到好的商品和服务。从一线到七线城市,每一级城市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这个市场足够大,我们希望更多人一起把市场做大,只有蛋糕大了,拼多多的收获才会更多。


但是下沉市场确实又有一些特殊性。传统连锁超市和传统电商至少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了,一直没有效果。原因在哪儿?


因为很多企业还是用圈地的房地产模式去做。比如说,在农村建个实体网点,让消费者都来店里用电脑下单,这样一个模式,本质上是把城市里的商场模式搬到了农村去,这自然是行不通的。


在城市里做房地产生意很容易,占住黄金地段就行了,但下沉市场既广阔又分散,需求的差异性非常大。你想要圈一块地强迫大家来买东西,从逻辑上就错了。


我有个思考,过去中国下沉市场最成功的零售模式是什么?不是连锁大卖场,也不是商业房地产,而是集市。


所谓集市,是人群因为有购物的需求而自发聚集,商品和渠道是为了满足人群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大家从各自的村里聚集到一起,是因为这里既可以用低价买到必需品,同时,人群一起购物还提高了购物的乐趣。


这就是拼多多的拼团模式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所做到的事,也就是新消费的逻辑,是需求带来了人群的聚集。而传统的新零售理念,是先在这里盖个大商场,把品牌商拦住只能在这里卖货,然后再把大家赶进来消费。


同题问答:


新京报:2019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经济事件是什么?


达达:作为电商从业者,我比较关注零售行业的变化。在我看来,今年零售行业比较大的变化是,新消费正在迭代新零售。我们认为,新消费的背景是中央提出了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而做大做强国内市场的关键之一,就是中国的零售行业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来重新塑造自己的产品、盈利模式和经营理念,服务好新的消费者。


“普惠、人为先、更开放”为代表的“新消费思想”,与利用资金和优势市场地位对品牌商进行线上线下渠道整合管控以谋取平台利益最大化的“新零售主义”,未来必然处在长期博弈之中,而其中最大的受益人恰恰是普通消费者。


国产新品牌的诞生正是主要标志。放眼全社会,今年可以说是新品牌井喷的一年。这些新品牌无一例外都在消费者层面思考问题,从需求出发去倒推自己的产品制造和销售模式,因此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新京报:你认为2019年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是什么?2020年是否会延续?


达达:城乡消费对流带来消费公平,国内市场的潜力在逐渐爆发。过去沿海等区域成熟的产业链优势,正在借助新的渠道触达中国的内需市场。我们今年提出了一个看法,“苹果下乡、苹果进城”,即工业数码产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我认为,这一趋势也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零售行业的主要变革力量,也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重要驱动力。


新京报:2020年最看好哪项新科技?


达达:5G技术的持续普及,会进一步推动信息平权,抚平城乡和人群差异,催生出新的创业创新机会。


新京报:假如你在2020年开始创业?会做什么?为什么?


达达:首先,我和拼多多仍然处于创业过程之中,未来也不会有更多创业的打算。


但是从我在拼多多创业的过程之中,我发现农业领域仍然有很大的机会,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对这一领域有更多关注。


从我持续做“农货上行”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农产品长期落后于工业体系建设,有好的资源、好的产品,但没有好的品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流基础设施的普及建设,农产品应该会有机会涌现出更多为大众熟知的、有公众认知度的品牌。


新京报:2019年哪项改革措施你最关注?


达达: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这一年里,我和同事们走访了中国大量主要的农产品产区,见证了在政策带动下,中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着新变化。农民的保障体系正在健全,农业的产值正在提升,农民的收入在增加。对于零售行业从业者来说,农村的振兴,相当于为中国市场注入了增加了6亿新人群的潜在机会,这对于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新京报记者 陆一夫

编辑 陈诗怡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