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雏鹰农牧”,股票简称:雏鹰退)结束退市整理期,被深交所予以摘牌。在45个交易日内,雏鹰农牧将转入股份转让系统进行挂牌转让。
以0.17元/股告别A股市场
2019年7月5日至8月1日,雏鹰农牧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依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及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8月19日,深交所决定终止雏鹰农牧的上市。
自8月27日起,雏鹰农牧进入退市整理期,截至10月15日,因已满30个交易日,雏鹰农牧的退市整理期正式结束,并以每股0.17元的均价告别A股市场。10月16日,深交所对雏鹰农牧予以摘牌。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仍有部分投资者在进行买进卖出。截至10月15日收盘,雏鹰农牧当日成交金额达到1676.01万元,换手率达到4.79%,最大买入方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求是路证券营业部,当日买入322.94万元,卖出161.97万元。最大卖出方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晋江长兴路证券营业部,共卖出199.32万元,同时该营业部也是上一日的最大买入方。
雏鹰农牧称,股票被终止上市后,将及时做好相关工作,确保雏鹰农牧股份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45个交易日内可以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同时,根据相关规定,将尽快聘请股份转让服务机构,委托其提供股份转让服务,并授权其办理证券交易所市场登记结算系统股份退出登记,办理股票重新确认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份登记结算的有关事宜。
而对于终止上市后雏鹰农牧的股票办理股份确权、登记和托管的手续及具体安排,雏鹰农牧表示将在未来另行公告。
资金危机致雏鹰退市
公开资料显示,雏鹰农牧成立于1988年。2010年9月,雏鹰农牧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生猪养殖和销售为主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被业界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当年年末,雏鹰农牧的营收达到6.83亿元,净利润达到了1.23亿元。
2018年6月开始,因先前投资规模较大、行业不景气等多方因素影响,雏鹰农牧的资金与信任危机开始爆发。先是被爆出控股股东侯建芳持续质押公司股份,又在2018年9月被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将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BBB,评级展望为“负面”。
紧接着在2018年11月,“18雏鹰农牧SCP001”短融券的违约被公告。当时的雏鹰农牧表示,应偿本息达到5.28亿元,但因现金流紧张无法筹措足额偿债资金,最终推出了“利息部分以火腿、生态肉礼盒等产品支付”的“肉偿计划”。
最终在2018年,雏鹰农牧实现营业收入35.56亿元,同比下降37.60%,实现净利润-38.64亿元,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股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而对于当年业绩下滑的原因,雏鹰农牧曾表示是由于资金告急、饲料供给不实时,最后“饿死了猪”。
2019年,雏鹰农牧股价自5月开始持续下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同比下滑77.48%;实现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下滑96.02%;资产负债率高达95.04%,总负债高达185.27亿元。同时,雏鹰农牧当时所涉诉讼多达103项,且大部分均与金融借贷相关。
7月25日,雏鹰农牧曾试图以债转股的方式,与三家债权方合资成立3家生猪养殖公司的方式降低应付账款,缓解资金压力,但这一行为也并未阻挡住雏鹰农牧股价持续下滑趋势,至8月1日,雏鹰农牧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最终出现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雏鹰农牧退市是一个必然结果。表面上看,是上市公司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但是资金链背后可能有很多我们外界难以获知的问题。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则认为,雏鹰农牧是因为被一时的泡沫光环冲昏了头脑,忽视了业务经营,一步步走上了覆灭道路。
“养猪第一股”短期难归来
2018年,深交所在最新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中提出,公司申请重新上市应该符合包括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正值且累计超过3000元等条件。
然而,因涉嫌违法违规,2019年3月,雏鹰农牧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至今尚未得到调查结论。而根据2019年半年报,雏鹰农牧上半年的净利润则亏损了15.18亿元。
此外,雏鹰农牧的8月份销售情况简报也并未展现出任何有关盈利能力的好转迹象。2019年8月,雏鹰农牧销售的生猪仅有2000头,其中,商品肉猪销售量为1700头,普通猪销售均价14.17元/公斤,环比下降4.84%,销售收入为200万元。
综上,雏鹰农牧重新申请上市的时间变得未知。而在朱丹蓬看来,待以上因素影响消除后,从整体发展前景出发,雏鹰农牧还是有机会重返A股,“毕竟,猪肉是刚需,河南省也不会希望少一家上市公司。”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