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新股的市场表现,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的是否真正落实才是衡量标准。

  科创板7月22日正式开市,引发公众热议,热议中不乏对“超募”的质疑之声,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9日晚间在参加央视财经评论时表示,科创板平稳运行有保障,科创板让市场化定价,不能光看市盈率,投资者愿意给出较高价格,愿意把钱给这些企业用,这是投资者判断结果,不存在超募概念。

  方星海无疑也还是在强调,科创板是采用“市场化方式”决定发行价格和规模,不能光看市盈率,也不存在所谓的超募概念。众所周知,定价是关键环节,不仅关系企业发行成功与否,也与其上市后的走势息息相关。那么科创板所强调的市场化力量,是否能确保价格在合理范围内?科创板饱含着市场各方的盼望与期待,是否能担起中国资本市场转型过程中的重任,通过市场的检验?

  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的定价情况,个别股票的确相对来说偏高,但是目前的市盈率的表现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改革的结果,并且拥有合理定价保障机制。

  首先来看下当前这些科创板股票的定价状况,据数据显示,首批科创板上市的25家企业中,发行市盈率主要集中在30倍-50倍之间,发行市盈率在50倍以上的共有9家公司,中微公司的发行市盈率最高,高达170.75倍,是目前首批上市企业中唯一发行市盈率超过百倍的企业。睿创微纳、虹软科技分别以79.09倍、74.41倍位列第二、第三名。

  与原来的A股市场采取23倍市盈率这一天花板的限制相对比,科创板市盈率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有些偏高,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初的创业板,当年创业板首批28只个股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50倍,新股发行市盈率不断走高,发行价越来越高,但是在资金疯炒之下,新股首日破发情况开始大量涌现。

  这不禁也会让人担心,科创板是否会重蹈覆辙?笔者认为,科创板并不会像创业板那样出现不可遏制的新股不断破发的现象,高市盈率只是市场的选择。

  由于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市场投机炒作风气盛行,由于A股市场所表现出来的新股打新红利以及整个市场对科创板的高度热情,在科创板初期供给资源有限、投资者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市盈率必然会走高。但是任何股票的定价都是基于它自身的价值,高市盈率意味着市场上的投资者认为企业发展潜力非常高,未来业绩有望高增长。

  之所以说不会重蹈创业板覆辙是因为当初创业板高破发率来源于券商的承销费与融资金额挂钩,中介完全站在发行方一侧,导致高询价的不断涌现。而科创板在询价、配售、交易等多个环节都制定了相关约束政策。包括采用了市场化的询价方式、战略配售与超额配售选择权从而绑定利益、机构配售机制以及绿鞋机制等等,这些定价机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定价虚高。

  讨论完定价,再来看看,科创板能够担起重任一举成功吗?

  笔者认为,作为新生事物,科创板可能还不够成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好,我们必须给予它充分的耐心。

  科创板从宣布设立并试点注册制(2018年11月5日)到科创板正式开市(2019年7月22日),快到仅用了259天就成功落地。作为改革创新制度落地的第一批参与者,我们不需要特别关注企业上市后第一天的表现,也不要过度关注第一批企业的表现,一个公司上市了以后,有涨有跌都是市场博弈的结果,是无比正常的现象。一个新的制度的实行,必须给予它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来进行自我调整。即使是出现破发潮,也只能说这是市场化的必经之路,是投资者的自我判断,不需要太多行政干涉或者是大众舆论干涉。

  笔者认为,科创板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新股的市场表现,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的是否真正落实才是衡量标准。

  所以,我们应该对科创板多一点信心,多一点耐心,不用太在意企业的市场表现,让市场的力量去大浪淘沙,在竞争机制中进步。

  □盘和林(应用经济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