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2点,东直门一证券交易厅内两位股民在讨论沪指走势。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永芳

  从降准降息到养老金准备入市,从证监会吹风经济向好到基金业协会称估值回归,从两融强制平仓“规模很小”到券商自主决定平仓线,最近几天,针对疲软的A股市场,管理层不断放出重大利好消息。

  然而A股提升并不明显。仅在养老金准备入市消息发布的次日,沪指大涨5.53%。其他利好发布后的6月26日、6月27日、7月1日、7月2日,沪指均迎来3%至7%不等的大跌。为何这些以往行之有效的“大招”效果不彰?

  杠杆资金加大下跌压力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股市下跌是由杠杆资金减仓引起的。这轮股市上涨由杠杆资金推动,股市下跌时杠杆资金也加大了下跌压力。

  杨德龙称,管理层出台的各种政策利好首在唤回市场信心,但投资者仍然信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杠杆资金加速减仓流出市场,以减少风险;除此之外,获利盘都在获利了结;做空的力量比较大。他认为,如果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市场仍然不见起色,那么政府会继续加大利好政策。    

  6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历史罕见的走势,其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越A股市场本身。

  震荡行情下,在只能单向交易的市场中,对投资者来说,行情下跌无疑是利空的消息。实际上,随着我国股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做空工具越来越多。

  分析称,做空是股票市场以及期货市场常见的一种操作方式,一般情况下投资者感觉市场会有下跌,就将手中筹码按当前市价卖出,等股票或期货下跌之后再买入,赚取中间差价。常见方式有两种:融券业务和股指期货。    

  尽管利好消息不断,A股仍然收跌。截至昨日收盘,上证指数已从6月15日的最高点5178.19点重挫1265.81点,至3912.77点,短短13个交易日震幅达-36.40%。

  究竟是何原因,使得A股连续大跌,以至成为投资者眼中历史罕见的“股灾”,市场众说纷纭,阴谋论甚嚣尘上,更有传言直指境内外机构在合伙做空A股,但这一传言随即被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简称“中金所”)辟谣。金融专家及私募人士也对新京报表示,在现有金融体制下,外资难有力量做空A股。    

  回顾6月,A股频繁上演深“V”反转与暴跌行情,同时股市也进入了“谣言季”。从暴涨到暴跌,投资者对谣言变得异常敏感,谣言往往传播甚广,官方只能频频出来辟谣。那么谁是这些谣言的制造者,他们为何制造和传播谣言?

  4月23日上调印花税谣言之后,6月,这一谣言再次重复上演。6月3日,伴着沪指刷新逾七年新高突破5000点的敏感时刻,提高印花税这一谣言再次浮现,这一谣言在半个月内多次出现,直到6月中旬仍在传。

  最初这个谣言来自于微信朋友圈,6月3日,一位投资者称东莞证券针对2000万以上的VIP客户发出通知,“周四之前,把所有仓位调整到半仓以下,能空仓就空。预计周四、周五出重大利空”。同时,关于上调印花税的谣言也再度出现,社交媒体上传出消息:“两天从不同渠道收到同一消息:‘股票交易印花税上调已经批准了,准备公布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渠道,该谣言版本还有差别,有些是写东莞证券面向2000万以上的VIP客户,有些则写的是5000万以上VIP客户。    

  ■ 动态

  昨日晚间,证监会再次出面回应“期指恶意做空造成大跌”传闻,称近期股市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股指期货合约价格也出现大幅下挫。根据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市场监察异动报告,证监会决定组织稽查执法力量对涉嫌市场操纵,特别是跨市场操纵的违法违规线索进行专项核查。

  7月1日深夜,证监会先后发布三大政策利好,包括降低交易费率、扩大券商融资渠道、出台两融新规允许券商自主决定强制平仓线,业界普遍认为监管层大举救市。

  7月2日,多家券商先后发布消息响应新政。广州证券率先发布声明,对原本应于2日强制平仓的融资账户当日不强制平仓。中信证券发布消息,即日起信用账户融资保证金比例由0.7调整至0.6。另有消息称,光大证券紧急通知放宽两融平仓规则。

  除了券商纷纷跟进,险企也加入救市行列。7月2日,华夏人寿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发表声明,表示公司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坚定看好中国证券市场,已在近期大举逢低建仓并将持续加仓入市。

  央行也继续加码宽松政策。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净投放500亿元,上周为净投放350亿元。

  尽管如此,市场仍然被空头主宰。早盘暴跌1.24%后,下午沪指继续下探,最低录得3795.25点。直到临近收盘时刻,由于权重股两桶油逆势突涨,沪指方才得以收窄跌幅。尾盘时,中石油从跌逾5%到涨6.35%;中石化也从跌约5%拉升至涨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