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大势

  没有黄金作为一定的战术工具支撑,其调控成本是非常高的。就像日元一样,以前干预汇率只需要动用几千亿日元即可,而现在则需要动用几万亿,甚至几十万亿日元,调控成本越来越高,效率却越来越低。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时提到,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和“资本项目”的问题,是人民币国际化当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但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最近发生的乌克兰事件对中国也是有一定警示作用的。在美国呼吁制裁俄罗斯之后开盘第一天(3月3日),俄罗斯股市暴跌13.5%,卢布大幅下跌。为遏制卢布进一步下滑,俄罗斯央行一天之内抛售100亿美元外汇储备,并大幅提高利率(从5.5%上调至7%),整个资本市场惨不忍睹,经济领域有陷入危机的风险。

  俄罗斯作为拥有5000亿美元、1000吨黄金储备的国家,也很难在紧急情况下阻止本国货币和资本市场的动荡。这让全球市场更加明白了“美元经济”所带来的战略风险。高额的外汇储备不一定能够保证金融经济安全,无法自主“制造”和掌控美元的国家无论有多少外汇储备,都面临着同样的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不会有第三种可能,其国际化之后,要么成为跟欧元、美元并列,瓜分美元国际储备份额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要么就只能成为一种不受自己控制的、全球投机者肆意炒作的,诸如日元一样的,附属于美元的国际二流货币。在国际货币这一问题上,美元不可能“和平衰落”,人民币如果不采取跟黄金挂钩的国际化措施(不仅要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还需要跟黄金真正挂钩),仅靠贸易总额和经济影响力是不够的。

  人民币目前有两大优势,一个是美国是中国的债务国,而且所欠的债很有可能几十年也还不清,这跟二战之后美国跟英国的关系比较相似。第二个是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具备选择其他国际结算货币的主动权。但唯一的劣势是,中国的国家黄金储备少得可怜,无法保证其跟人民币挂钩之后的信用。

  目前看人民币的发展比较顺利,但人民币还没有真正进入国际市场,如果人民币的信誉除了国家担保之外,没有黄金作为一定的战术工具支撑,其调控成本是非常高的。就像日元一样,以前干预汇率只需要动用几千亿日元即可,而现在则需要动用几万亿,甚至几十万亿日元,调控成本越来越高,效率却越来越低。

  假设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超过了2万吨,央行调节国内、外人民币流动性的方式就可以通过释放黄金储备和回收黄金来完成,降低了直接进行货币价格和数量干预的非市场性,黄金的抛售和回购是完全的市场化操作。

  黄金始终是国际市场认可的一种支付手段,中国需要大胆的人民币国际化政策。采取金本位并不是没有可操作性,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市场,中国完全可以采取双货币结构,把人民币分为“人民币纸币”和“人民币金币”,人民币纸币信用由国家承担,主要在中国国内使用;人民币金币除国家信用担保之外,跟黄金挂钩,各金融机构在上海自贸区“黄金国际板”市场充当会员,形成“人民币金币”跟“人民币纸币”完全可兑换的结算和回流机制,人民币金币主要用于国际贸易和充当国际储备货币。

  在美元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的当今世界,放弃美元是会付出很大代价的,但不放弃美元所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更大。

  □肖磊(黄金市场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