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大势
一个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情况是,尽管每次降准都可以向市场释放数千亿元的流动性,商业银行也加大了向企业的放贷力度,但是从总体趋势来看,企业的贷款意向并不是很积极。
国家统计局6月9日公布的5月CPI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涨幅仅为3.0%,创下了将近23个月来的新低。将这个数据与前面几个月的CPI放在一起观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中国经济已经成功地摆脱了去年一度表现猖獗的通货膨胀的威胁。
CPI持续保持低位,这自然是一件好事。最为直接的一个结果便是这为放宽货币政策打开了空间。由于从4月份开始的经济数据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显示出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危险的下行趋势,因此市场对将目前正在执行的稳健货币政策改为宽松出现了比较密集的呼声。
事实上,在此次CPI公布之前,央行便推出降息举措,被市场普遍解读为这是针对即将陆续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所采取的对策。因此,在5月份CPI数据公布以后,人们对货币政策进一步放宽产生更高的期待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任何经济数据都不是孤立的。与CPI同时公布的另一个重要数据PPI同比降1.4%,也创下了近两年半来的新低。作为先行指标,PPI的走低固然预示未来CPI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但是它更表明企业的创利能力在持续下降,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加大。PPI的这个走势,与本月初公布的PMI数据的方向是一致的,我国的PMI数据已经连续几个月接近荣枯分界线,这些数据都显示出我国的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对于目前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先前有舆论认为主要是执行了一段时间的从紧货币政策使市场流动性受到约束,银行由于高企的准备金率导致大量可贷资金锁定。显然,决策层注意到了这一点,从去年底已经开始降低准备金率,因此使我国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口头上仍实行从紧(政策面上表述为“稳健”)而实际上已经从宽的现象。但是,在货币政策出现变化的这半年多时间里,伴随着CPI的不断下行,实体经济也出现了下滑。
一个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情况是,尽管每次降准都可以向市场释放数千亿元的流动性,商业银行也加大了向企业的放贷力度,政策面上甚至对民间金融放开了口子,期望利用民间金融的力量来支持中小企业。但是,从总体趋势来看,企业对于货币政策传达出的这种美意似乎并不领情,贷款意向并不是很积极。
面对目前的经济疲软,只是修改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是旧有的以投资来拉动经济的手段的重复。这种手段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大量流动性涌向市场的时候,事实上货币政策管理当局不可能管好每一笔信贷的流向,必然会有一部分信贷资金流向商品市场,从而再度推高物价。最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不断出现反复,货币政策也反复调整,正是这种旧有的管理手段所带来的结果。
事实上,目前CPI虽然已经处于低位,但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其中的鲜菜价格同比上涨达到31.2%,因此虽然通胀似乎控制住了,但实际上民众仍在承受着一些基本生活用品物价不断走高的压力。这种情况也是以往的CPI格局中很少见到的。很显然,每一次降准、降息的动作推出,实际上都为物价走高提供了不可小看的推动力。
因此,尽管CPI不断下行似乎在向市场释放出放宽货币政策的信号,但是,综合考虑目前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实际上并不是很大。央行最新公布的《2011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未来将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这虽然只是一种常态式的表示,但从中也可看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前并没有进入大规模放宽的窗口,要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还需要从更多方面推出积极措施。
□周俊生(上海 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