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国王的演讲》剧照。科林·费斯扮演的乔治六世(左)要克服口吃的毛病对公众作演讲。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至少是一个合格的演说家。但对于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来说,这却像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小怯懦和口吃的他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脸。为了治愈口吃,乔治六世的妻子四处寻访,直到遇见一位“民间医生”……
这是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情节,这部电影以12项提名成为本届奥斯卡大热门,但也遭到不少批评,原因是电影的情节并未尊重史实。那么,真实的乔治六世究竟是什么样子,电影与史实又有那些偏差呢?
“口吃”国王励志传奇
回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历史,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浪漫故事。为迎娶曾有婚史的辛普森夫人,爱德华八世不惜退位,仅执政325天。逊位后,他成为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人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他的继任者,正是从小怯懦、口吃的弟弟艾伯特王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六世。
电影《国王的演讲》取材于这段历史,故事主角就是乔治六世。由于拥有一个像爱德华王储这样优秀的哥哥,自小害羞、口吃的“伯蒂”(乔治六世的昵称)看起来并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他和妻子伊丽莎白在远离公众的平静生活中逍遥度日,抚养两个女儿。随着老国王身体衰弱,日益增加的公共责任落到了伯蒂身上,也因此,他开始了与口吃的艰难抗争,并找到了“民间医生”莱纳尔·罗格,两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建立了终生友谊。
爱德华逊位后,伯蒂临危受命,成为乔治六世。两年后,二战爆发。在罗格医生的帮助下,乔治六世克服了口吃,通过广播发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圣诞节演讲,号召英国人反抗法西斯,成为二战中激励英国人斗志的重要因素。
对纳粹态度存争议
但真实的乔治六世是不是这样呢?英国历史学界和评论界普遍持否定观点,著名影评家克里斯托弗·希金斯表示,《国王的演讲》是对历史的“扭曲”。《卫报》评论文章也指出,影片“美化了乔治六世”。
电影中的乔治六世由老戏骨科林·费斯扮演,他的精湛演出令乔治六世这个形象熠熠生辉。他尽管口吃,易怒,却有勇气,有担当,他极力劝阻爱德华与辛普森夫人的婚事,并提前预见到了纳粹德国的危险性,向兄长提出警告。在即位后,他也表现出了一个国王应有的庄严慎重,他从一开始就是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
但《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编辑却毫不客气地指出,电影的主角,乔治六世的形象被彻底美化和罗曼蒂克化了。历史上的乔治六世被认为是一个“傻瓜”。他嗜烟如命,不甚有主见,在得知自己要即位时表现得极不高兴。
希金斯说,事实上,在伯蒂发表那篇著名的鼓舞士气的演讲之前,接近3年的时间里,英国政府一直在对纳粹德国让步,政府的表现可以用“声名狼藉”来形容。时任首相张伯伦前往德国与希特勒会面归来后,随即得到了国王和王后的接见。
最令学界诟病的则是电影中表现的王室对希特勒的反感。事实上,英国王室在上世纪整个30年代都表示出对纳粹德国的好感。众所周知的是爱德华八世,他一直亲近希特勒,1937年,温莎公爵伉俪甚至前往德国,成为希特勒的私人访客。
编剧与国王“同病相怜”
萨尔大学的历史学家约翰·罗西表示,在当时的英国上流社会,“反犹太主义”是很普遍的倾向,国王也受到这种倾向的影响。与其他人一样,他反对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担心这可能会导致中东地区不稳定。而这一时期,英国政府对于德国迫害犹太人也表现得非常妥协。
但影片编剧赛德勒辩解说,自己翻阅了所有与乔治六世有关的史料,没找到任何有关“反犹太主义”的说法。
对于影片编剧赛德勒来说,这部电影的意义格外重大。与伯蒂一样,他自小口吃,并经历过二战。乔治六世的故事成为他克服口吃的最大动力。“国王是我的英雄,”赛德勒因此将乔治六世的故事写下来,也因此,人们不难理解他在剧中美化乔治六世的动机。
目前,《国王的演讲》在奥斯卡上获得了12项提名。有媒体认为,鉴于《国王》“改写历史”,可能削弱其斩获大奖的机会。这样的先例并非没有,1999年,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和《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共同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由于评论界对斯皮尔伯格的史实研究方法存在质疑,《大兵》最终落选最佳影片。
对此,今年另一部热门电影《社交网络》的导演大卫·芬奇的态度也许更能说明问题,“我并不期待我的电影真实到还原事实,我只希望它是个好故事。”(颜颖颛)
史学家给“国王”挑刺
1.影片一开头,伯蒂面临第一次发表公众演讲的压力。为了加剧这种压力,演讲的场地被设定为一个露天运动场,这使得伯蒂异常紧张,面对公众彻底失语。历史上,伯蒂也遭遇过这样的尴尬,那是在1925年英联邦运动会的时候。但在电影中,编剧把时间轴往后拉了10年,即1935年,爱德华八世继位前不久。
2.影片的前半部分用了大量笔墨描述罗格试图争取伯蒂的信任。伯蒂抗拒与罗格见面,第一次见面也不欢而散。
但事实上,伯蒂1926年第一次寻求罗格的帮助,两人几乎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罗格曾记录下来这次会面,并发表在乔治六世的传记里,“第一次会面结束后,伯蒂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两个月的治疗结束后,伯蒂的进步非常明显,当时他已经开始胜任所有皇家旅行中安排的公众演讲。”
3.历史上,伯蒂选择自己的王室封号为“乔治”,是为了表达对父亲乔治五世的尊重,而不像电影里丘吉尔说的那样,是因为艾伯特这个名字“太德国”。
4.坎特伯雷教堂大主教揭露出罗格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医生。而事实上,罗格拥有行医执照,从未谎报过自己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