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王春蕊


「 导 读 」

 

  1. 目前全国公布了未来2.6万个投资项目,2020年规划投资总规模达到49.9万亿元,其中2020年年内投资总规模达到8.4万亿元


  2. 本次部分省份发布的2020年规划投资总规模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增加,但大多数地区计划2020年年内投资总规模,比2019年有所增长。


  3. 各省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产业工程、民生等三大领域进行投资;其中,基础设施是各省投资规划的重心,交通类基础设施又是重中之重,成为地方扩大投资规模的重要抓手。


  4. 各省发展目标不同:科技产业是北京上海的核心;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是江苏、广东等省的主攻方向。


  5. 多地增加了与疫情相关的医疗卫生、公共卫生项目,成为民生领域中最大的亮点。


  6. 在各省项目清单中,“新基建”项目所占比例并不高。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江西、河南六省份 “新基建”相关项目只占项目总数的13.7%。


  7. 在“新基建”七大领域中,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人工智能领域项目数量最多,六省份中相关项目占“新基建”总数的41.4%。


  8. 传统基建主要是补短板,传统基建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是“新基建”项目重点领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9. 专项债将成为我国地方投资资金主要来源。随着“新基建”对经济贡献越来越大,再加上国家的政策鼓励,“新基建”将是资本圣地。


「 正 文 」

 

2020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暴发,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给增速原本就放缓的中国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一时间,“新型基础设施” (以下简称为新基建)成为经济热词。区别于以“铁公机”等大项目为代表的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在内的七大领域。

 

除了这些科技创新领域外,传统基建领域中的补短板领域或者新兴子行业也被列为新基建范围。比如交通运输的短板领域冷链物流、能源行业短板领域的特高压和充电桩,民生基建领域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也都属于“新基建”的范围。

 

随后地方也都纷纷加入“新基建”,亮出未来重点投资版图。截至3月10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河南、河北、重庆等26个省、直辖市发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或清单。除交通、能源等传统基建领域外,5G基站、城际轨道、高铁、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项目也频频出现。“新基建”成为各大城市建设热点。

 

26个省份勾勒未来50万亿投资版图,2020年将开出8万亿投资大单

 

从1月初开始各省、直辖市陆续公布了未来投资计划,有的公布了所有计划项目的投资额,有的公布了2020年年内计划投资额。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项目并不是各省2020年一年内就全部落地,而是有其长远的投资规划。而且这些项目中包括前一年已经开工需要继续建设的、今年计划开工建设的、甚至处于备案审批阶段的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省、直辖市2020年规划总投资项目数量达到万个,规划投资总规模达到49.9万亿元;其中2020年年内计划投资总规模达到8.4万亿元。但这些只是计划投资,可能最后实施投入远远不止49.9万亿元。

 

▲图1:26省、直辖市2020年规划投资项目数量、2020年规划投资总额以及2020年年内投资额

 

从项目数量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山西,共发布了7181个重大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37879亿元,2020年年内预计投资8151亿元。

 

山西2020年围绕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确保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谋划了能源重点项目近300个,总投资3000多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约1000亿元,推动能源领域从“一煤独大”向“多元”转型,探索一条全国示范性能源改革之路。

 

从投资总规模来看,手笔最大的莫过于广东。12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为5.9万亿元,年内计划投资7000亿元。这1230个重点项目主要涵盖了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保障工程三大方面。

 

▲图2.1:广东省各投资领域的项目数量


从年内投资规模来看,河南省2020年年内投资总规模最高,达到8372亿元;2020年共规划了980个项目,涉及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驱动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新型城镇化项目等六大领域。

▲图2.2:河南省各投资领域的项目数量


虽然26个省、直辖市的重点项目投资规划接近50万亿元,但与2019年规划投资总规模比较,部分地区规划投资总规模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比如浙江2019年规划投资总规模为26245亿元,而2020年只有8864亿元,江西2019年规划投资总规模为14058亿元,2020年却减少了2864亿元。这也反映了我国并没有启动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投资规模与往年相比仍在正常区间。

▲图2.3:江西省各投资领域的项目数量


但从年内投资额来看,大多数地区2020年年内投资总规模略高于2019年,即使浙江省2020年规划投资总规模与2019年相比差距很大,但年内投资总规模仅相差2427亿元。2020年投资计划扩张从侧面反映了2020年将推进项目节奏,加快项目落地。

 

交通类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投资主要抓手

 

由于部分省、直辖市并未完全公布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河南、江西这六个省、直辖市的重点投资领域以及其中的“新基建”项目。

▲图2.4:江苏省各投资领域的项目数量


根据这六个省、直辖市公布的项目情况来看,基本都投资在基建领域、产业领域和民生领域三大领域中。虽然各省、直辖市由于发展目标和优势不同,投资建设侧重点不一,但基础设施和产业工程是各省投资的主要部分。

▲图2.5:上海市各投资领域的项目数量


作为城市发展的“筋骨”,基础设施必定是各地投资计划中的重点部分。北京、上海是基建领域项目数量占总投资项目数量比重较大的城市。其中,交通类基建又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

 

▲图2.6:北京市各投资领域的项目数量


在北京公布的100个基建项目中,交通类基建有76个,占基建领域项目总数的76%。其中有京唐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等6项国铁“新基建”项目,新机场线、CBD线等16项“新基建”轨道交通项目,5项市郊铁路“新基建”项目,以及公路、道路扩宽改造等49项传统基建项目。“新基建”、“老基建”齐头并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助力实现京津冀铁路网“1小时交通圈”。


▲图3:北京基础设施类项目各细分领域占比


在上海今年公布的152个重大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57项,其中交通类基建项目就有44项,占比77%。浦东国际机场加速扩建、机场联络线开工建设等13项对外交通类项目紧锣密鼓地开展,市内崇明线等6项轨道交通项目投入建设,还有25项道路扩建改造的市域交通项目。一系列重点交通项目上马,助力上海在交通基建领域实现新突破。

 

不仅北京、上海,各个地方也都集中发力交通类基建投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公布投资计划的26个省、直辖市中,交通基建领域投资总额约为25447亿元,占到2020年规划投资总规模的51.8%。

 

可见交通类基础设施项目已经成为地方投资建设主要抓手,不仅满足人们便利交通的需求,而且其带动作用较强,有助于扩大基建投资规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提速。

 

产业布局独具特色,创新转型各有侧重

 

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交通类基建都是各省投资重点,但在产业领域投资方面,由于各省发展目标不同,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不同,拥有的优势和掌握的资源不一样,产业布局和项目选择谋划也各有侧重。

 

北京和上海都被定位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拥有我国最强的基础科研实力,也集聚了众多顶级高校、研究所和国家实验室。因此,这两个城市的产业领域投资更加偏向于科技创新、科研平台建设和大科学装置布局。

 

在北京的100个高精尖产业项目中,就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交叉平台项目、分子材料与器件研究测试平台项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18个交叉研究平台及大科学装置项目;还有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研发等40项先进制造业项目;以及中关村健康大数据产业园等28项服务业扩大开放项目。

 

上海在152个重大项目分类上,将科技产业类排在了最前面,共有42个科技产业项目。这些项目分为9个科创中心项目、24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和9个现代服务业项目三小类;其中有转化医学、高效低碳燃气轮两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还要建设集成电路科研平台、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等9个科创中心建设项目。

 

再来看广东、江苏、河南、江西四省的产业领域投资规划。从投资规模来看,这四省产业领域投资项目数量占比最大。从投资方向来看,它们更加强调产业转型和产业创新驱动。战略新型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升级类项目是他们的重点投入方向。

 

例如,近几年江苏省确立了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在240个项目中,有130个重大产业项目和20个重大产业创新载体项目,占总项目数的62.5%。

 

其中,重大产业项目又分为战略新型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四个小分类。其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新型产业项目数量达到70个,是江苏省投资力度最大领域。

▲图4: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创新载体项目分类


河南省发布的980个重大项目中,以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发展类项目高达674个,占比达到68.8%;广东近几年产业转型升级较快,此番发布的共1125个重大项目中,主要聚焦于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推动建设535个重点产业工程项目。

▲图5:河南省产业转型发展项目分类  


▲图6:广东省产业工程项目分类 


这些项目清单中,体现着各省、直辖市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与思路。目前,各省、直辖市在产业方面布局愈发清晰。对于北京、上海等科研实力雄厚城市来说,科技产业是他们的核心,研发创新是产业发展最终目标;对于江苏、广东等产业升级中的省份来说,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实现高端智能制造,是他们的主攻方向。

 

民生领域补足短板,医疗卫生项目成亮点

 

民生领域依然是各省、直辖市投资规划的重点,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多地公布的民生领域重大项目投资清单中,新增加了与疫情相关的医疗卫生、公共卫生项目。这是此次相关项目中的最大亮点。

 

比如,在江苏安排的10个民生项目中,就有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启动扩建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项目。该项目包括增加住院床位、诊疗硬件设施等;北京的22项医疗项目中,第一项就是疾病预防中心迁建项目。该项目计划建设11万平方米的实验用房、业务用房,大力投入疾病预防研究。

 

同时,这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医疗卫生、应急管理、物资储备等领域短板,为此各地区在民生领域重点加大医疗领域资金投入。

 

比如在北京的100个民生改善项目中,医疗领域就有22项,包括增加急救中心、医院扩建、病房改造等,补足医疗资源紧缺短板;另外还有9个便民服务项目,增加1000个便民服务网点,增加物资保障。

 

可见,我国在民生领域投资不只是保障基础民生,同时,更是针对短板领域进行建设,满足高质量生活要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民生服务,从城乡统筹到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从基本公共服务到养老、疗养等精细化服务。这才是新时代的投资方向。

 

“新基建”主流项目:城际轨道、人工智能

 

在梳理这六省、直辖市的项目清单中,我们发现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也频频出现。这些“新基建”项目占多大比重?主要聚焦于哪些领域呢?对经济发挥多大作用呢?

 

为了方便理解和测算“新基建”,我们把中央政策文件提出的七大领域“新基建”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为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提供设施支持的领域,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一般不独立存在,都是服务其他产业的。

 

二是,由新基建引发的全新配套设施,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配套设施(如光伏、生物质能、清洁供热、高端制造)、无人化配套设施(如无人机、无人配送物流系统、无人化防疫系统)、卫星太空基建等。

 

三是,经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传统基建设施,或者是为弥补某些传统基建“短板”而生的新型细分领域。

 

比如传统基础设施的信息智能改造领域(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农业、智慧警务、智慧消防等)、交通运输短板领域(轨道交通、冷链物流等)、能源行业短板领域(核电、特高压、充电桩、加氢站、锂电创新、工业供汽等)、环保基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新旧动能转换园区等。

 

鉴于此,我们估算这六省、直辖市共有444个“新基建”相关项目,占项目总数的13.7%。其中上海50个“新基建”项目占其项目总量比重最大,占比为32.9%;江苏63个“新基建”项目占其项目总量的26.2%;项目总量最大的广东省有103个“新基建”项目,仅占其项目总量的8.4%。

▲图7:六省、直辖市在七大领域的“新基建”项目数量

 

从“新基建”项目具体所属领域来看,六省、直辖市中,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领域的项目较多,并且北京、上海、江苏、江西在该领域的“新基建”项目数量最大。六省、直辖市共有184个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项目,占“新基建”总数的41.4%。尤其是在上海,城际轨道项目数量占其“新基建”项目的84.6%。

 

可见,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是上述各省、直辖市“新基建”的重点投入领域。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各省、直辖市的投资规划中,基础设施是主轴,城际高铁、城际轨道作为新基建最基层的基础设施,需求量较大。更为最重要的是,其以高科技为依托,实现国内高速铁路网、交通网数字化,不仅拉近城市间的距离,加快人才流动,同时推动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带动周围经济效益提高最快的方式。

 

在各省、直辖市的产业布局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基建”项目数量最多。据统计,在这六省、直辖市中,广东、河南“新基建”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最多。

 

其中,广东有46个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基建”项目,占其“新基建”项目总数的44.7%,包括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研发、智能装备等项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技术升级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例如佛山的新一代智能制造项目、汕尾的智能产品生产项目。

 

除了人工智能领域外,还有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基建”项目也遍地开花。一方面应用于技术创新领域,例如北京的5G中高频组件创新中心,面向5G边缘计算的新一代服务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提高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核心能力。

 

另一方面应用于产业转型升级领域,例如江苏的智能电商、河南的互联网+新经济发展、垃圾处理项目等。通过利用新基建,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效应,短期可拉动大量需求,增强市场信心,提振企业经营快速恢复。长期来看,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市场机会,带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除此之外,随着倡导绿色环保,新能源领域的“新基建”项目也逐渐增多,江苏省就有10项新能源的“新基建”项目,项目数量仅次于城际轨道领域,例如昆山宝能新能源汽车项目、江阴远景日产三元锂电池等。可以说,新能源也是“新基建”的重要投资领域。

 

由此可见,补齐传统基建短板领域、传统基建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是“新基建”项目的重点。而因为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医疗、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都存在短板,也为我国未来“新基建”提供了方向。我国“新基建”项目将有更大市场空间。

 

如果说,当年汽车、高速公路、水道是城市发展的根基,那么如今的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就是数字化城市的轮子,支撑着城市向数字化、网络和和智能化发展,推动着产业结构更加高端化,加快供给侧改革和技术进步,释放新的经济增长潜力,助力消费升级拉动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50万亿从何而来:专项债为地方投资供血

 

各地方都有全面的投资规划,还有提振经济的“新基建”项目,但是这几年地方财政吃紧,再加上遇到疫情“黑天鹅”突袭,让地方财政压力更大,那这50万亿投资,钱从哪儿来呢?

 

虽然政府预算内财政资金紧张,但其并不占地方投资的“大头”。根据中泰证券研报显示,地方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资金,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投资。自筹资金主要由政府性基建、专项债、地方债、城投债、政策银行金融债、铁道债、PPP和非标等构成。

 

而其中专项债2020年发行规模不断扩张,再加上投向结构调整,成为自筹资金的主力。2020年部分专项债务额度已经提前下达,1-2月发行规模已经将近1万亿元,预计今年专项债务限额会升至3万亿元。

 

并且2019年9月国常会明确2020年提前下达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不得投向棚改、土储等项目。这使得2020年专项债投向基本都以基建为主,并未涉及土储和棚改。

 

据wind统计,2020年专项债主要投向其他基建,占比达到68.5%。与2019年相比,该领域大幅增长了50.5%。再加上2020年投向收费公路7.8%,2020年投于基建领域占比合计达到76.3%。因此,专项债已经成为各地方基建投资资金的主要动能。

▲图8:2019年与2020年面专项债投向领域对比

 

那么,这些资金又有多少流向“新基建”领域呢?

 

从具体基建细分领域看,专项债主要投于交通运输和园区建设。根据中泰证券研报统计,2020年较2019年新增约9000多亿元专项债中,投入量最大的三项分别为园区建设(约1600亿元)、交通运输(约1500亿元)以及城市建设(约1000亿元)。园区建设和交通运输属于传统基建领域,那有多少属于“新基建”领域?

 

数据显示,轨道、产业园、新能源等在内的新基建约2400亿元,而交通运输、农林水等传统基建项目总投入则接近5000亿元。虽然“新基建”投资资金较传统基建相比,仍然较少,但新基建占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的比重却不断上升,从2018年的15%,提高到2019年的33%。

 

再从2020年PPP项目的行业分布来看,“新基建”相关的轨道交通和科技行业合计规模1.3万亿元,其中轨道交通为1.2万亿元,科技类新基建为833亿元,但新基建项目投资额占比仅为7%,相对来讲并不高。

▲图9:2020年PPP项目投向各领域的投资额(亿元)

 

虽然从新基建项目数量和投入资金来看,新基建都没有占主导地位,但任何新事物发展都有过程。

 

随着新基建对经济转型增长贡献越来越大,相关鼓励政策会不断出台。例如2020年年初明确了专项债作为重大新基建项目资本金的发行用途,提振社会资本投向“新基建”领域比例,未来新基建项目占比将会越来越大,有更大提升空间。

 

但这绝对不会大水漫灌,盲目投资建设,而是有针对性地,合理地投入。对此,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新基建的投向要跟随城市人口流向,在人口流入的城市群都市圈适当超前基建,使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避免产能过剩。

 

50万亿投资序幕已经拉开,“新基建”赛道已经开启,各地都争先恐后抓住机遇,加速赛跑,谁会在这场竞赛中脱颖而出尚不可知。但毋庸置疑的是,唯有拥抱变革、加速转型才能获得制胜先机。


□王春蕊(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李碧莹   制图:关育恩  校对:赵琳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