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奋 腾讯公司副总裁。他表示,保障信息真实性、维护慈善公信力,更需要制度保障、政府监管和文化倡导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发奋表示,互联网显著提升了各类社会主体连接的效率和规模,公益慈善组织也不例外。互联网技术为公益慈善的信息甄别提供了一套包括平台、工具和规则在内的“基础设施”。

  理性公益文化还有待培育

  新京报:互联网时代,公益慈善组织发展有哪些机遇,遇到哪些挑战,要注意什么?

  陈发奋:互联网显著提升了各类社会主体连接的效率和规模。公益慈善组织也不例外,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以网络捐赠平台的兴起为发端,公益慈善组织依托互联网科技和平台,在公众募捐、项目形态、品牌传播等方面创新不断。比如,依托微博发起的冰桶挑战引领体验式公益的风气,腾讯公益发起的99公益日成为现象级全民公益日,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把“种树”变成环保新时尚。今年4月,民政部在官方通报中表示,在多家互联网平台的推动下,一个互联网慈善“中国样本”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互联网慈善在发展中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互联网上人人都有麦克风,给慈善信息真实性提出挑战;“催泪式”“眼球化”募捐仍普遍存在,理性公益文化还有待培育等。

  新京报:把关的问题如何解决?互联网技术是否实现了更好的信息甄别?

  陈发奋:互联网本身具有连接、开放等特质,对行业透明度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公益慈善组织要做到及时、准确、有效披露信息,不仅需要意识层面的提升,更需要相应的能力。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开发相应的工具,将项目展示、财务披露、捐赠反馈等工作在线化、专业化、标准化。

  互联网技术为公益慈善的信息甄别提供了一套包括平台、工具和规则在内的“基础设施”。保障信息真实性、维护慈善公信力,更需要制度保障、政府监管和文化倡导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以科技为驱动的新型扶贫案例不断涌现

  新京报:互联网时代,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如何参与扶贫开发?

  陈发奋:互联网时代,各种社会主体和资源要素的流动、连接与合作变得更加便捷,尤其是近些年来,以科技为驱动的新型扶贫案例不断涌现。包括腾讯等在内,许多科技企业都意识到,想要更有效地助力扶贫,就要积极地调动自身的核心能力。

  就在前两天,我们在四川邛崃举办全国“为村”大会,研讨数字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在大会上指出,“为村”的宝贵经验是,要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的一点是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

  我们认为,如何发挥自身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优势,如何变单纯“输血”为持续“造血”,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值得乡村振兴之路上的每一位同行者认真思索。腾讯也将在这方面继续探索,努力提升。

  新京报:腾讯在公益事业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陈发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腾讯基金会将自己定位为“公益慈善的数字化助手”,旨在用科技连接信任,协同各方共建公益新生态,创造更大的公益价值。

  以99公益日为例,自2015年发起至今已举办五届,每届都会刷新网络捐赠纪录。刚结束的2019年99公益日,用户捐赠人次超过4800万,筹集善款总额24.9亿元,与2015年相比实现十余倍增长。此外,今年参与99公益日的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业也双双破万。

  能够实现这些成果,绝非企业一家之力,而是由政府部门、慈善组织、企业、媒体和用户等多方合力共创的结果。

  同题问答

  1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陈发奋:2013年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指尖慈善、人人慈善真正成为社会新风尚,渗透到日常生活场景中。

  2 你认为5G时代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陈发奋:5G时代将会极大地改变“连接”的效率和形态,也将为公益慈善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的机遇。

  3 你对未来一年有什么期望?

  陈发奋:期待越来越多“科技向善”的互联网产品的涌现,让科技成为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为

  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