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黄依琳
多年来,坚持以批评为主的法国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在这周四爆出重大新闻。编辑部包括主编在内的15名编辑,在更换股东不到一个月后集体请辞。此举也被普遍认为是这本老牌电影杂志最后维护尊严的方式。
《电影手册》编辑部集体请辞,维护杂志传统的尊严
在辞职声明中,编辑们指出了离开的原因:“制片人的加入,对以发表评论为业的杂志造成了明显的利益冲突。手册发表的任何关于这些制片人电影的评论,都将无法摆脱谄媚的嫌疑。”
事实上,只需要稍微了解一下新股东的身份,就不难看出《电影手册》未来的走向令人堪忧:银行家、巴黎市议员、报业大亨、在线约会网站创始人、电影保险公司负责人、新闻频道创始人、电信公司董事长,以及八位手中资源覆盖40%的法国制片公司的电影制作人。
接手当日,合伙人之一埃里克·勒努瓦,曾表达过股东们对《电影手册》的期盼:“我们将考虑与戛纳电影节、电影培训机构,以及电影人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我们将开始进行一项重要的反思工作。这本杂志每月销售量约为15000份,因此我们发誓要重新寻回《电影手册》的意义,同时找到一种与当今时代相关联的方式。”
而股东们提出的改革方案“温和”与“时尚”,显然不是《电影手册》存在的意义。这本杂志绝不是作为法国电影的展示橱窗,而是一份自由分析与批评电影的杂志。“温和”与“时尚”,只会让《电影手册》面目全非。
《电影手册》第一期封面。
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常常被人误认为是《电影手册》的创始人,但实际上该杂志是影评人雅克·多尼奥尔·瓦克侯斯和洛·迪卡于1951年创办的。巴赞于第二期加入,并任主编一职。他的著作《电影是什么?》被电影人奉为圣经,其中大部分文章来源于他在《电影手册》上发表的评论。巴赞直接影响了一批年轻电影人,其中最为重要的“五大影评人”:特吕弗、戈达尔、侯麦、雅克·里维特、克劳德·夏布洛尔。此后,这群年轻人纷纷执导自己的电影作品,成为影响世界的“法国新浪潮”导演。
特吕弗《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一文。
《电影手册》见证和参与了法国抗争与革命的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请辞的声明中,编辑们引用了前辈特吕弗发表于1954年的《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一文。这篇文章曾狠批当时迎合好莱坞口味的所谓“法国优质电影”,认为它们陈腐老旧,毫无创新。这篇文章,曾经敲响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反叛的钟声。
1959年,“新浪潮”大暴发。特吕弗被认为是这个重要运动的旗手,他的《四百击》摧枯拉朽地革新了电影的艺术理念。新一代电影人的实验与抗争宣布了“旧电影”的死亡,可以说是对欧洲乃至世界电影观念的一次彻头彻尾的“清洗”。在法国新浪潮之后,世界影坛爆发了大革命,各地都有冠以“新浪潮”或“新电影”名头的电影运动涌现。文化意义上的“现代电影”,由此诞生。
1968年,是法国历史的重要一年;《电影手册》成员们的集体反叛,也达到历史最高点。当时,法国文化部的一纸文书,将时任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朗格卢瓦罢免,引发了文化界的愤怒。当晚,《电影手册》编辑部成为抗议活动的指挥部,不间断地向其他国家的电影从业者传达这个令人愤怒的消息,请求各方声援。“新浪潮电影资料馆的孩子们”将资料馆围得水泄不通,冲在前头的是《电影手册》的领军人物戈达尔和特吕弗。他们冲破防线,与警察扭打在一起,双双挂彩。
朗格卢瓦复职。
迫于压力,法国文化局撤销罢免的命令,朗格卢瓦复职。此次事件,也被认为是席卷全法的 “五月风暴”的前奏之一。此后,整个法国陷入斗争与冲突的漩涡之中,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将《电影手册》也卷入历史的进程里。多年之后,《电影手册》的忠实粉丝贝托鲁奇,将这段历史搬上银幕,拍摄了电影《戏梦巴黎》。
《电影手册》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危机,自由精神永存
今年2月3日,《电影手册》刚刚交给新股东时,编辑部的9位成员就已经感觉到“政治压力”和“利益冲突”混杂在一起的战栗。这种恐惧感,对于《电影手册》来说,既非第一次,也绝非最后一次。
1960年代纷杂的社会思潮,让《电影手册》的内部成员产生了巨大的意识形态分歧。1963年,温和派主编侯麦离开了《电影手册》。当时编辑部充斥着写实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批评者认为侯麦“落伍,不肯接受新兴的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
导演侯麦。
此后,《电影手册》向专业化与学院化转型,刊发了克里斯蒂安·麦茨、罗兰·巴特的理论文章。与此同时,内部骂战也愈演愈烈。1973年,特吕弗与戈达尔,这两位新浪潮干将彻底决裂。《电影手册》被拖得疲惫不堪,甚至无力生存。那一年,《电影手册》历史上最年轻的主编赛日尔·达内开办了“导演论”栏目,重新拜访那些不再与《电影手册》交往的导演。“要电影,不要政治”成为挽救危机的口号。
1980年代,《电影手册》完全跳出了法国电影的视野,以开放的姿态接纳世界各国电影。1981年,上下两册的专刊“美国制造”在美国电影界引发轰动。此后,杂志社开始挖掘亚非拉国家的电影,将多元化的视角带进欧洲影坛。中国电影,也是在此时被《电影手册》关注,他们于1984年推出“香港制造”专刊。1986年,《电影手册》采访了黄建新等中国“第五代”导演,为他们走向国际发挥了巨大作用。
1990年代,《电影手册》开始将过往月刊重新翻印,例如将1951到1964年间的手册以年份为单位出版,年轻读者又可以读到当年特吕弗、戈达尔、侯麦和巴赞的影评。
但尽管如此,坚持严肃晦涩文风的《电影手册》,还是没能抵挡住商业大潮的“侵略”。以《首映》《帝国》为代表的电影杂志,借助报道好莱坞电影为新闻点,将《电影手册》彻底击败。
电影手册出版书籍:(法)安托万·德·贝克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998年,《世界报》收购了《电影手册》,《电影手册》顺应潮流成为报业集团的一员。但无法改变的事实是,《世界报》一直在用它自身的盈利弥补《电影手册》的亏损。不仅如此,新千年之后网络的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2007年,《电影手册》不得不卖出英文电子杂志迎合欧美主流市场,但收益终究不太理想。2009年,《世界报》将《电影手册》出让给英国“裴多”出版集团,《电影手册》在归属上成为了一本“英国杂志”。
除去经济压力,编辑部内部的故步自封,也把《电影手册》隔离成了一个孤岛。电影史家安托万·德·贝克在1996-1998年担任《电影手册》主编,后因为意见不合离开。他认为:“他们(《电影手册》)缺乏好奇心,各种意识形态分析、理论解释和专有名词,把他们紧守在自己认知的现状中。”
《电影手册》2019年度十佳电影海报。
《电影手册》暗淡无光了吗?这本电影杂志不再出版电影书籍,也放弃了曾挽救地下电影院的独立电影放映,仅仅剩下一本月刊维持尊严,如今甚至人去楼空。换血后的编辑部能够挽救危机吗?尽管答案并不乐观,但所有热爱电影的人都心存这样的愿望。《电影手册》掀起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已经难觅踪影,但自由的精神不灭。
撰文丨黄依琳
编辑丨余雅琴、徐伟
校对丨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