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东
2019,将去不回。21世纪10年代,也将像过去任何一个年代一样,永久地进入历史。他日,再谈起它,已经退为“当年”。当年,你害怕;当年,你徘徊;当年,你喜悦。 2020在即。从“当年”进入21世纪20年代,这是一个十年一遇的年关,你要怎么过?
过去十年间最早红遍网络的“神曲”之一《哥只是个传说》(2009年11月7日发行)MV画面。
过去十年间最后红遍网络的“神曲”之一《野狼disco》(2019年9月2日发行)MV画面。
跨完年,接下来十年,80后纷纷40岁,90后纷纷30岁,00后将纷纷20岁。人间没有谁能一直年轻。而特殊在于,人是讲故事、会思考的动物,通过创造身体与心理这一对二元概念,把心理从人的身上抽离出来,将年轻界定为一种活着的姿态。依靠这个分离,我们找到理由,也找到方式说服自己还将长期站在“年轻”的时间区域。
现在,无论你是否已经站在这个区域里,只要你是80后、90后、95后和00后,2019年12月31日当天你在北京——在这里读书、工作,或刚好路过来此出差、旅游——且决定要出门以不一样的方式从“当年”进入21世纪20年代,我们都向你发出一份沙龙邀请函。
这场沙龙没有观众和参与者之分。你来了,就可以随手切换身份,可听、可看,也可参与。我们当然希望你能全程参与。
环节一:什么是我的“当下”
“当下”是时间概念,也是社会哲学概念。什么是“当下”?什么是我的“当下”?我们邀请你选关键词形容你的“当下”,并回到过去十年以及出生年代,选一两个对此影响最遗憾或最幸运的事件。“当下”是情感、家人、学习或工作任何话题的“当下”。该环节是分享、交谈。
环节二:在“当下”整理“当年”
21世纪10年代,连同出生以来所经历的年份都将成为“当年”。你可曾记得当年看过书以及听过的歌?依稀记得的文字和旋律。你说出一个书名,现场是否来了也读过它的同龄人或跨年代的人?熟悉的一段音乐响起,一段文字封出现,你还记得当年接触它们的场景吗?该环节是游戏、互动。
环节三:前往“21世纪20年代”
十年,不长不短。有句老话,“一个人有几个十年”,“十年”被赋予太多的期望。它可以改变你的生活、职业轨迹,也可以让你遇到或错过一个人。所以你猜测,在整个20年代,你还会翻开多少本书?会认识多少人?换多少份工作?该环节,吹蜡烛、谈谈未来。
报名:
活动免费(提供茶水、纪念徽章及蛋糕),扫码入群进入申请通道。在群里,我们将筛选出约30位到场嘉宾。如果你晚了一步,群满无法入群,也可添加“书评君”微信号(ibookreview2003)。
关于我们
说完前面的正事,终于可以介绍我们是谁啦。我们是新京报书评周刊旗下的视频栏目“罗东时间”。
怎么描述呢,每周一更,视频时长约5分钟,打开后是一个人慢腾腾地用“塑料普通话”讲,他有个议题,而你看到中间靠后会见到一两本书,不过不是说书,也不是介绍书,而是带上书去理解一个议题,比如前段时间推出的两个系列视频。
“阅读迷雾”系列
No.1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No.2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No.3 常识可贵,很遗憾我们还是在“背叛”
No.4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人间迷惑行为”之手机系列
No.1 “手机外放”,都是“没素质”惹的祸吗?
No.2 微信聊天里的“在吗”:不是礼貌,而是博弈
No.3 手机全年“静音”:消失的来电铃声,还会回来吗?
作者:罗东
编辑:徐伟